第136章 党人(第3页)

 窦武也因此得了个‘三君’的称号,和党人名士刘淑、陈蕃并列。

 不过窦妙也不傻,真把宦官全杀了,以后这天下还不是由那些党人说了算?

 于是窦妙将那些得罪过党人的宦官杀了,又重新扶植了一批宦官。

 这下党人不干了。

 好不容易弄死一批,你又给我来一批?

 陈蕃、刘瑜等人把窦武好一通忽悠,先后私自任命了司隶校尉,河南尹和雒阳令,将京师掌控在了自己手中。

 这次,党人吸取了上次党锢之祸的教训,将拥有兵权的窦武忽悠过来了。

 随后刘瑜写信给窦武和陈蕃,让他们马上动手。

 窦武立即开始准备,将黄门令换成了自己人,随后又捉拿了宦官郑飒,严刑拷打,收集宦官罪证。

 郑飒供出了曹节、王甫等人。

 陈蕃建议窦武立即杀了他们,但窦武却在这时犹豫了。

 他没有选择直接动手,则是上奏给了窦妙,请求将这些宦官抓捕起来。

 结果奏章被宦官朱瑀看到,当即联合了曹节等十七位宦官,来到刘宏处,说窦武要废帝谋反。

 刘宏闻言,直接提着剑到尚书台,让尚书台的官员传旨逮捕窦武。

 陈蕃得知后,带着人提刀杀进宫内,被王甫逮捕。

 窦武则是召集了数千士兵,屯在都亭。

 王甫召集了一千多人,杀到窦武面前,对北军的士卒说:“大将军造反,你们都是禁军,应当保卫皇帝,为什么跟着反叛的人?先投降的有赏!”

 于是窦武的兵就散光了。

 最终窦武自杀,王甫也因此功,加上后来诬陷刘悝之事,被封了冠军侯。

 年仅十二岁,刚刚登基八个月的刘宏,趁机将窦太后流放南宫,并开启了第二次党锢,将大权收归己有。

 窦武和陈蕃的行为是不是很眼熟?

 没错,何进和袁绍也是差不多的剧本。

 若是少帝能有他爹一半厉害,估计袁绍等人就要被第三次党锢了,大汉的国祚还能再苟个几十年。

 张新与何颙见过礼,随后何进又拉着他,给他介绍了许凉、伍宕等名士。

 最后来到一位士人面前。

 “子清,这是南阳名士,逄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