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再见蔡邕(第2页)

 蔡邕看向他,笑道:“此乃我弟子,张新,张子清。”

 随后又对张新道:“此乃大司农张驯,字子隽。”

 “学生张新,见过大司农。”张新连忙行了一礼。

 张驯的名字,张新在渔阳听蔡邕说过,是当初与他一起在东观修书的好友。

 因此张新不敢怠慢。

 “不曾想竟是宣威侯当面。”张驯回了一礼,“见过宣威侯。”

 无论他的心里怎么想,张新也是列侯,金印紫绶,表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的。

 蔡邕又指向身边的两位老者,“此乃尚书单飏(yang),字武宣,尚书卢植,字子干。”

 这俩人,也是当年和蔡邕一起在东观修过书的。

 单飏垂垂老矣,一副风中残烛的模样,卢植高大健壮,虽是满头白发,却依旧一副精神矍铄的模样。

 张新与二人见过礼,随后将目光定格在卢植脸上。

 “他就是卢植?”

 卢植垮起个批脸,看着张新。

 自家弟子被他弄死了一个,还弹劾了一个。

 刘备倒也算了,这货在自家门下学习的时候,整天不好好读书,就知道溜鸡斗狗。

 他以为他是高祖啊?

 明明家贫,却偏偏喜欢华丽的衣服,爱听音乐附庸风雅。

 他死了,卢植倒也没什么感觉。

 可公孙瓒就不一样了,卢植对他还是挺看重的。

 公孙瓒混了十来年,才混了个辽东属国长史,结果张新一封弹劾奏疏,就让他被贬去当县丞了。

 这让卢植怎么会对张新有好脸色?

 见礼完毕,张驯好奇道:“伯喈,宣威侯何时成了你的弟子?”

 蔡邕微微一笑,将在渔阳的事情说了一遍,把张新好一通夸。

 张新心中大喜。

 他之所以要拜蔡邕为师,为的不就是这个么?

 无论眼前这三人对他的实际看法如何,只要他们知道了,早晚整个天下都能知道。

 总能有好处的。

 “原来如此。”单飏笑道:“恭喜伯喈收得佳徒,宣威侯年纪轻轻,便能得封县侯,日后成就不可限量。”

 “哪里哪里。”张新连忙谦虚道:“新中人之姿,些许微功全赖将士用命,不过是因人成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