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晓与李世民珊瑚精灵

第160章 八段锦(第2页)

李世民见状,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他知道佑安的心已经有所动摇。于是,他耐心地指导佑安和念初开始学习八段锦。起初,佑安总是心不在焉,动作歪歪扭扭,不是抬手太高,就是踢腿不到位,显得颇为笨拙。李世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他依旧保持着那份耐心与温和:“这起势,需气沉丹田,心境平和,不可浮躁。八段锦讲究的是内外兼修,形神合一。”佑安听着李世民的教诲,嘴里嘟囔着:“这么麻烦,我还以为随便比划比划就行。”李世民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八段锦乃养生瑰宝,历经千年传承,每一个动作都有其深意。认真学,日后你自会明白其中好处。”

相比之下,念初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她那小小的身子跟着李世民转来转去,每一个动作都尽力做到标准。她奶声奶气地问:“爸爸,这样对不对?”李世民笑着点头,眼神中满是宠溺:“初儿学得真快,就是这样。”佑安看着妹妹学得如此认真,也不好意思再敷衍了事。他静下心来,仔细琢磨着每一个动作的要领,渐渐地,他的动作也开始变得流畅起来。

时光悠悠流转,短短几天的时间,佑安便敏锐地察觉到自己身体与精神状态的奇妙变化。曾经,熬夜玩游戏后的翌日,他总是无精打采,好似被抽去了脊梁,整个人萎靡不振,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头。可如今,坚持练习八段锦的日子里,每晚他都能酣然入睡,一夜好眠,清晨醒来,只觉神清气爽,浑身都透着蓬勃的朝气。

随着身体的改变,佑安对八段锦的态度也在悄然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起初,他不过是敷衍了事,心里想着不过是父亲硬拉着自己练的,权当应付。可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在八段锦的滋养下越来越好,态度也从最初的抵触敷衍,变成了主动钻研。

那是一个静谧美好的傍晚,天边的晚霞似火般燃烧,将整个世界都晕染成了暖橙色。佑安怀着一颗虔诚求教的心,大步走到正在院子里打八段锦的李世民身旁。他的脸上满是认真与专注,开口说道:“爸,这一式我练了好多遍,总感觉发力的方式不太对,您能不能再仔细教教我?”

李世民闻言,缓缓转过头,看着眼前主动求学的儿子,欣慰之情溢满心间,眼中闪烁着温柔且自豪的光芒。他快步走到佑安身边,伸出宽厚温暖的大手,轻轻握住佑安的手臂,手把手地教他调整姿势,耐心说道:“佑安,这力量啊,要从脚底稳稳而起,就像大树扎根大地,汲取无尽的力量,而后贯穿全身。同时,千万要注意呼吸的配合,吸气、呼气,都有它的节奏。记住,八段锦可不单单是锻炼身体,更是在磨炼心性,让你在这浮躁的世界里寻得内心的安宁。”

在日复一日练习八段锦的日子里,佑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随着学习的深入,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身体愈发强健,爬几层楼梯不再气喘吁吁,曾经弱不禁风的状态一去不复返。而这份奇妙的改变,还在他心底种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让他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同干涸的土地渴望甘霖一般,迫切地想要汲取更多知识。

自此,佑安就像个跟屁虫,一有空就缠着李世民,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嚷嚷着:“爸,快给我讲讲唐朝的历史呗,我太想听啦!”那些古老的故事,在他的想象里就像神秘的宝藏,散发着难以抵挡的魔力,深深地吸引着他。

周末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客厅里。李世民惬意地坐在柔软的沙发上,面前的茶几上摆放着一套精致的茶具,他熟练地泡上一壶好茶,袅袅茶香瞬间弥漫开来。佑安和念初像两只乖巧的小猫,一左一右紧紧挨着李世民坐下,满脸期待。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开始悠悠地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从玄武门之变的惊心动魄,刀光剑影中兄弟间的生死较量,到贞观之治的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朝堂上人才济济。他绘声绘色地描绘着大唐的繁华昌盛,长安城里车水马龙,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使者穿梭其中;万国来朝的盛大场面更是被他描述得栩栩如生,各国使臣身着奇装异服,带着琳琅满目的贡品,对大唐俯首称臣,言语间尽是对大唐国力的敬畏与赞叹。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历史的厚重感,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孩子们与千年前的盛世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