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晓与李世民珊瑚精灵

第150章 念初学国画(第2页)

 李世民轻轻地放下手中的书,站起身来,温柔地摸了摸念初的头,欣然答应道:“好,乖女儿,父亲今天就亲自手把手地教你。”说着,他便带着念初来到书房的桌子前,小心翼翼地铺好宣纸,然后拿起毛笔,蘸了蘸颜料,开始耐心地给念初讲解国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就像一首动听的摇篮曲,让念初听得入了迷。

 在这个阳光明媚、微风和煦的周末,父女俩在书房里开启了一段充满乐趣和温馨的国画学习之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画面。

 李世民缓缓站起身,先是细致地洗净双手,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随后,他轻轻铺开那张洁白的宣纸,眼神瞬间变得专注而庄重,仿佛在这一刻,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留下他与纸笔间的对话。他轻轻提起毛笔,如同握住了千年传承的钥匙,蘸了蘸墨汁,那墨汁如同深邃的夜空,蕴含着无尽的故事与智慧。在宣纸上落下第一笔时,那笔触沉稳有力,仿佛带着千年的底蕴,穿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人进行着心灵的交流。

 “念初,国画讲究意在笔先,你心中要先有画面,下笔才能有神。”李世民一边专注地作画,一边轻声细语地向女儿传授着国画的精髓。念初虽年幼,但聪明伶俐,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脑袋里努力想象着父亲口中描绘的那幅壮丽山河的景象。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好奇与向往,仿佛已经随着父亲的笔触,遨游在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土地上。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宽敞明亮的书房之内,静谧而又温暖。李世民正端坐在书桌前,手中那支毛笔在宣纸上挥洒自如,此次他要绘制的是一幅《山河图》。只见他神情专注,目光紧紧地锁定在面前的宣纸之上,每一笔都饱含着对大唐山河的深情与敬畏。

 他笔下的山峰逐渐成型,那雄伟壮丽之姿跃然纸上。连绵起伏的山峰,一座连着一座,就像是一条条巨龙在大地上蜿蜒盘旋。这些“巨龙”形态各异,有的昂首挺胸,仿佛在仰天长啸;有的低首沉思,好似在回忆着往昔的岁月。它们将大唐那广袤无垠、锦绣如画的河山,都巧妙地浓缩在了这一方小小的宣纸之上。

 在山峰之间,李世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缭绕的云雾。那云雾轻柔缥缈,如薄纱般在山间缓缓飘动。时而聚拢在一起,将山峰的一部分隐藏起来,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时而又散开,露出山峰的峥嵘一角,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这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令人看了顿时心旷神怡,仿佛忘却了世间的一切烦恼。

 站在一旁的念初,眼睛紧紧地盯着这幅逐渐成型的《山河图》,整个人都看得入了迷。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好奇与惊叹的光芒,小嘴微微张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一时语塞。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终于回过神来,忍不住轻声问道:“爹爹,这就是你以前见过的山河吗?”

 李世民微微点头,放下手中的毛笔,目光依然停留在那幅画上。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怀念与自豪的光芒,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曾经纵横驰骋、治理大唐的岁月。他缓缓说道:“是啊,那是爹爹曾经治理过的土地,幅员辽阔,壮丽无比。每一处山水,都承载着我们的历史与记忆。你看这巍峨的山峰,它们见证了无数英雄豪杰的诞生与离去,见证了我们大唐的繁荣与兴衰。那潺潺的溪流,流淌着的不仅仅是清澈的河水,更是我们大唐百姓的辛勤汗水与智慧结晶。每一片土地,都有着属于它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汇聚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大唐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念初似懂非懂地听着,她的小脑袋微微歪着,努力地想要理解爹爹话语中的深意。她的目光又重新回到了那幅《山河图》上,仿佛想要从那笔墨之间,探寻出更多关于大唐山河的秘密。

 教完山水画后,李世民又开始教念初画花鸟。他画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那凤凰展翅欲飞,羽毛鲜艳夺目,仿佛要从纸上飞出来一般,散发着无尽的生机与活力。念初兴奋地拍起手来,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爹爹好厉害,这凤凰就像活的一样!”李世民笑着摸摸女儿的头,眼中满是慈爱:“画画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要画出它们的神韵和气质,让它们在你的笔下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