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越走越宽(第2页)

 不过此刻她更好奇娘亲去找孙大嫂做甚?

 那位大嫂一看就是不好相处的,一张冰块脸,可以用冷若冰霜来形容。

 不过阿娘居然能带回栗子酥给她,想来是和孙大嫂相处的不错。

 就听见秀秀姨道:“阿姐,巧儿回门时说,孙大郎夫妇是婚礼前几日才来的江州,一则探望父母,参加兄弟的婚宴,二则看看江州有什么买卖可以做的。”

 “她对巧儿这个弟妹吧,不冷不热,说不上多和善,但也没有为难她,你刚刚找她不会就是为了巧儿吧?”

 “倒也不是,我同她谈了一笔买卖。”

 “什么买卖?”

 秀秀好奇,是什么买卖能让那张冷若冰霜的脸喜笑颜开。

 “孙家在京城有间织染坊,而我们又有许多上好的羊毛,这不就一拍即合了。”陆青瑶笑道。

 江州不算大,但是她的羊毛很多,只是在江州内销的话,供过于求了。

 她也想过自己弄个作坊织布染布,但一想,还是放弃了。

 纺织是非常讲究技艺的,对这一行太过陌生,没敢轻易涉猎。

 所以她打算将京城的销路打开,同竹笋米粮一样远销京城。

 碰巧这时候,孙大郎夫妇就出现了。

 秀秀点头,“这种好,有了这桩买卖,至少潘氏会对巧儿和善一些,那我们的羊毛是不是往后都得卖给他们?”

 “也不只是供羊毛给他们,我们聊的是合伙经营,但得到京城,实际看过他们的染坊后再做决定。”

 陆青瑶想的是她可以以很低的价格给到孙家,但同样也要参与到孙家的织染坊经营里边。

 这么做一方面是互惠互利,另一方面也给巧儿在孙家撑了腰。

 自古权与财都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但凡那些能走的远走的久的权贵之家,家里兄弟不止有入仕做官的,也有经商坐贾的。

 念书需要有人供养,入仕也需要打点。

 若没个财力支撑,又心比天高,那多半会走些歪路。

 接触下来,陆青瑶瞧着孙大郎媳妇是个明事理的人,只不过是面冷,但心是热乎的。

 从她送给巧儿的贺礼不难看出,是上了心的。

 材质虽说不上多名贵,但珠花首饰都看得出来是巧儿喜欢的款式和颜色。

 做工精良,多半是找人定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