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六十五)(第2页)

 张仲景仙师看着小弟子兴冲冲的背影,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小子,虽然平时调皮捣蛋,但关键时刻,还是挺靠谱的。希望他以后能成为悬壶济世的好医生。”

 且说小弟子按照师父的指示,精心挑选药材,一丝不苟地煎制药汤。每当看到病人喝完药汤后,病情逐渐好转,脸上露出笑容,他心里就充满了成就感。他也渐渐明白,中医不仅仅是开药方子,更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病人的痛苦,用智慧去调和阴阳,用爱心去温暖人心。

 这天,小弟子在药房里忙碌着,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他探出头一看,只见一位大婶急匆匆地跑来,神色焦急:“大夫,大夫,快救救我家老头子吧!他高烧不退,汗也发不出来,人都快烧糊涂了!”

 小弟子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这不是典型的伤寒症状吗?他立刻迎了上去,安慰大婶:“大婶,您别急,我这就给您开方子,保证药到病除。”

 说完,他熟练地抓起知母、石膏、炙甘草、粳米和人参,按照比例配好药,然后亲自煎制药汤。不一会儿,一碗热腾腾的药汤就端到了大婶面前。

 大婶接过药汤,感激涕零:“大夫,真是太谢谢您了!我家老头子要是好了,我一定好好感谢您!”

 小弟子笑着摇了摇头:“大婶,您客气了。这是我们医生的职责所在。记得让老爷子按时服药,多休息,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大婶带着一脸喜色前来道谢:“大夫啊,您真是活神仙!我家老头子喝了您的药,第二天烧就退了,人也精神多了。真是太感谢您了!”

 小弟子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仿佛比吃了蜜还甜。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中医知识,为更多的病人带去健康和希望。

 *。有一天,一个小徒弟,满脸疑惑,就像吃了十个没熟的柿子一样,皱着眉头问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有个事儿一直搞不明白,就是那个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呢?您给我讲讲呗。”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家伙还挺爱钻研,于是捋了捋胡子,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张仲景仙师的架势,慢悠悠地说:“这事儿啊,说来话长,不过既然你求知若渴,那我就给你细细道来。”

 “首先啊,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太阳少阳并病。在中医的世界里,太阳经和少阳经就像是两条高速公路,一条主表,一条主半表半里。要是这两条路都堵车了,那就是太阳少阳并病了。这就好比你的电脑同时运行了两个大型游戏,结果卡得跟幻灯片似的,动弹不得。”

 小徒弟一听,眼睛一亮,心想:“这比喻真形象!”

 张仲景仙师接着说:“心下鞕呢,就是心口窝那儿硬邦邦的,像塞了个大石头。这可不是个好兆头,说明你的脾胃之气被堵住了,就像家里的下水道堵了一样,上下不通气,能不难受嘛!”

 小徒弟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那颈项强而眩者呢?”

 师父笑了笑:“颈项强啊,就是脖子僵硬,转个头都跟机器人似的,咯吱咯吱响。眩呢,就是头晕,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站都站不稳。这其实是少阳经的风火之邪往上冲,冲到了头部,把你的脑袋当成了旋转木马。”

 小徒弟一听,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师父,您这比喻太逗了!”

 张仲景仙师也笑了:“幽默归幽默,但道理得讲明白。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这时候啊,咱们得用针灸大法!”

 “针灸大法?”小徒弟瞪大了眼睛。

 “没错!咱们要刺大椎、肺俞、肝俞这三个穴位。大椎啊,就像是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刺它一下,就能把堵在太阳经的风寒之邪给疏散掉。肺俞呢,是肺脏在背部的反射区,刺它一下,能让肺气宣发,把体内的邪气往外排。肝俞呢,是肝脏在背部的家,刺它一下,能疏肝理气,让少阳经的风火之邪不再往上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