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脉法(二十三)(第2页)

 “再来说说‘数脉’,数脉就像是夏天的蚊子,嗡嗡嗡地围着你转,一刻不停。孕妇的脉数,那是因为她体内的新陈代谢加快了,得赶紧把营养输送到小宝宝那里去。你想想,小宝宝在肚子里那可是要吃要喝要玩耍的,母体不得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所以这脉跳得就快了,数脉就这么来了。”

 “至于‘细脉’嘛,这可得比喻成你饿了好几天,看到一根面条的那种感觉——细长细长的,看着就让人心疼。孕妇为啥脉细?还不是因为营养都被小宝宝给‘抢’去了嘛!母体得无私奉献,把自己养得胖胖的计划暂时搁置,全力支持小家伙的成长。这样一来,血管里的血流量相对就少了,脉象自然就细了。”

 “好,现在咱们把这三者结合起来看,妊娠脉弦数而细,这就好比是一个忙碌的快递员,背着沉甸甸的包裹,在烈日下狂奔,既紧张又急促,还累得满头大汗(这里的‘汗’可以理解为母体在默默付出)。这种情况下,如果孕妇还感觉到小肚子疼,手心热乎乎的,那就得小心了,这是热邪在子宫里‘安营扎寨’了,咱们中医称之为‘热结胞中’。”

 “想象一下,子宫里就像是个小火炉,小宝宝在里面被烤得那叫一个热乎。这时候如果不赶紧采取措施,比如用点清热的药啊,或者调整饮食,多吃点清淡的,喝点绿豆汤啥的,给小宝宝降降温,那到时候生孩子可就费劲了,咱们常说的‘产难’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啊,小子,记住了,孕妇的脉象就像是一封加密的信,咱们中医得用心解读,才能找到背后的秘密。而且啊,治病如救火,得趁早,别等到火烧眉毛了才着急。这就像是打游戏,你得时刻关注自己的血条和蓝条,一旦报警,就得赶紧找补给,不然游戏就结束了,对吧?”

 话说有一天,一位满脸求知欲的小弟子,眨巴着好奇的大眼睛,蹦跶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认真地问道:“师父啊,弟子心里有个大大的问号,就是产妇生完小宝宝后,为啥她们的脉象会变得又洪大又急促呢?这里面有啥玄机不?”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子今天算是问到点子上了!只见他捋了捋长髯,笑眯眯地开启了“老中医讲坛”模式,只不过这次,他决定加点调料,让这堂中医课变得既深刻又搞笑。

 “哈哈,你这问题问得好,简直可以媲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难题了!不过呢,咱们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这产后脉洪数的事儿,还得从‘切’字说起。”

 “想象一下,产妇刚经历了一场人生大戏,就像跑了一场马拉松,身体里的气血啊,那是相当沸腾!这时候,你给她把脉,嘿,那脉象就像夏天的海浪,一波接一波,洪大又急促,仿佛在告诉你:‘我刚生完,气血正旺呢!’”

 “但是,小伙子,记住,中医看病,讲究的是‘四诊合参’,不能光看表面。这洪大的脉象背后,可能还藏着小秘密呢。如果你轻轻一按,发现脉象居然还带着点弦急,就像琴弦被紧绷着,这说明啥?说明产妇体内的‘浊物’——也就是恶露啊、瘀血啊这些还没排干净呢!这时候,咱们就得赶紧想办法,帮她把这些‘垃圾’清理干净,不然,身体可就要闹意见了。”

 “不过,要是浊物已经乖乖下山,产妇的脉象还是跟之前一样,洪大急促,那情况可就不妙了。这时候,咱们得警惕,这可能是产妇的‘魂儿’——也就是她的精神、元气,有点跟不上趟了,中医里叫‘魂脱’。这就像你玩游戏,角色血量见底,蓝条也空了,但还硬撑着不退出战场,你说危险不危险?”

 “遇到这种情况,咱们老中医就得使出浑身解数,用各种草药、针灸、食疗,甚至心理安慰大法,来帮产妇补元气、安神魂。但说实话,这种情况治疗起来,难度系数可是五星级的,比登天还难那么一点点。所以啊,咱们平时得多学多问,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才能在这中医江湖里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