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脉法(九)(第3页)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发出“噗嗤”的笑声,显然是被师父这既深刻又幽默的讲解深深吸引了。最后,张仲景仙师总结道:“记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你享受美好生活的基石。学会利用阴阳理论,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让身体与自然和谐共处,那么,无论是夜半得病还是日中不适,你都能成为自己身体的‘最佳医生’,让疾病无处遁形!”

 “而且啊,下次再有病人问你这病啥时候能好,你就可以神秘一笑,告诉他们:‘别急,等阴阳相会,自然就好了!’保证让他们一头雾水,却又觉得你高深莫测,哈哈!”

 风和日丽的下午,一位满脸疑惑的弟子,手里攥着一本泛黄的医书,眼睛里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蹦跶到张仲景仙师面前,开口就问:“师父啊,我这看病摸脉的手艺,怎么才能知道病人到底是快好了还是依旧病怏怏的呢?有没有什么独门秘籍啊?”

 张仲景仙师,那可是医学界的泰斗,一听这话,嘴角微微上扬,心里暗想:“这小子,求知欲还挺旺盛嘛!”于是,他捋了捋长须,悠悠地说:“这事儿啊,简单!你得学会看寸口、关上、尺中这三个地方,就像看三国鼎立一样,得平衡!要是这三个地方的脉,不管是大是小,是浮是沉,是慢是快,都能保持一致,就算病人现在还烧得跟火炉似的,或者冷得跟冰棍一样,别担心,他们的体内阴阳已经握手言和了,病情就算再凶猛,也离康复不远了。”

 弟子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哇,这么神奇?那要是脉不对劲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仙师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仿佛在说:“这事儿,就复杂了。”他接着说:“要是寸脉啊,那小家伙像是逃学一样,死活不肯跑到关下和尺中去聚会,那就是阳气快耗尽了,咱们得准备点纸钱了;反过来,尺脉要是懒洋洋的,不肯往上爬,跟个宅男似的,那就是阴气快断粮了,也是凶多吉少啊。这两种情况,基本上就是宣判书了,咱们啊,还是得尊重自然规律,别硬抢医生的饭碗。”

 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心里嘀咕:“这脉诊,怎么听着跟侦探破案似的?”

 仙师见状,微微一笑,继续他的“医学脱口秀”:“别急,还没完呢!脉要是浮在前面,就像是门口的保安,告诉你,病啊,还在表面晃悠呢;要是浮在后面,嘿,那就是已经潜入内部,准备搞破坏了。比如说,脉软绵绵的,还跑到了鱼际那儿(手掌靠近大拇指的地方),那就是说,宗气,也就是咱们身体的正气,快漏光了,得赶紧补补;反过来,脉孤零零地沉到尺中,跟被遗弃的孩子似的,那就是说,肾精,咱们的生命精华,没地儿藏了,得赶紧找回来。”

 “最头疼的是那种脉,跟坐过山车似的,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地,忽高忽低,忽升忽坠,这种脉啊,就像是病人的心情,一会儿晴天,一会儿暴雨,治疗起来,那可真是比哄孩子还难!”

 弟子听完,差点没笑喷出来,心想:“师父这比喻,也太接地气了吧!”不过,笑归笑,他心里却是暗暗佩服,原来脉诊还能这么玩!

 仙师看弟子笑得前仰后合,也忍不住乐呵起来:“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脉诊也没那么枯燥了?记住,医者父母心,咱们不仅要学会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感受,每一个脉象背后,都是一个生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