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无非是戏作家sOt9Zg
没什么唯一因素(第2页)
工作是为了家庭,而非家庭是为了工作。她挣扎着,彷徨着,需要生活的另一个支点让她对生活萌生一些希望,这个支点就是孩子。已不是简单的伴侣可以满足,好像上学、工作、结婚、生娃、养娃这就是自然而然的、让人安心的。起码,让她安了心。
能够上211、985,是天赋、是努力、是能力、是机遇,这早已了然的道理,怎么她还会既自负又自卑?又抑郁又崩溃?所以又害怕什么考公的难度呢?只是不愿意承受努力付出但无果的痛苦,好歹上班有每天的钱赚,考公做题提升了自己的什么能力吗?就像她不愿意读博,一是读研写论文的过程太痛苦了,如今看论文专利也一看就犯困,二是读博的投资周期有点长,还不知道何时能获得回报。目光短浅也好、急功近利也罢,她需要看得见的正反馈才能坚持下去,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假装淡泊“的人了。这就是她当下的想法。
珍惜上天的恩赐吧,习以为常的看到世界、听到世界、触摸到世界,或许有一天,才会发现这些东西不是自然而然每个人生来就有的,能够拥有,已然是馈赠,要心怀感恩。
自娱自乐的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很重要。在这一课上她也有所欠缺,所以之前就羡慕听歌看小说的人,本质只是喜欢别人有自己的娱乐方式和放松方式,觉也睡不了太多,剧也追不了太久,真正有价值的事难以沉浸和专注,太过肤浅的方式又很难让她满意。时光本是朋友,却总是不知道如何度过闲暇时光,很难享受到快乐,停下来就会觉得焦虑。当意识到阅读也只是“显摆“,没法马上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后,对阅读这件事,好像也没那么大兴趣了。可是,如果没有阅读,岂不是连浸润都没有,又何谈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只是不喜欢读书也成为一件任务,过于随心又太难坚持下去。人啊,总是在忙忙碌碌中寻到一点点宝藏,就是值得庆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