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大秦长公子扶苏(16)(第2页)

 想要在嬴政待下去是很难的,想要得到大王的信任和重用,那就更难了。 

 除了吸取赵高的教训,不能一朝得志便猖狂之外,不管是杨平还是陈越,干任何事情也都是亲自盯着,格外的小心谨慎。 

 李安找杨平,自然不是为了将此事禀告给嬴政,毕竟作为大王亲自放到太子身边的人,面君的资格他还是有的。 

 只是若连这样给太子读书的小事都做不好,将如此无能的形象展示到大王面前,李安还能在太子身边待下去吗 

 所以他自然不能用这种事让大王烦心,不过大王吩咐的便没有小事。 

 哪怕李安自己都觉得,让才刚刚三岁的小太子读书,大王有些太过心急了。 

 这个年纪的孩子哪有能坐得住的,但既然大王有吩咐,有条件能做要做,没条件不能做,那更要做得好。 

 要不然,大王留你何用! 

 所以李安找杨平,不是为了将此事告诉大王,而是为了让其帮忙调几个工匠。 

 李安是太子身边的人,与杨平没有任何利益冲突,又同在章台宫,都是大王跟前的红人,所以他的态度自然很好。 

 只是当他听到李安的想法时,仍旧是惊讶了一下,不解的打量了对方几眼: 

 “要几个工匠?你要工匠做什么?” 

 秦国工匠的地位并不算高,或者说整个六国中,工匠的地位都算不上高,哪怕墨家盛行其道,出名的也就是顶层的墨者。 

 相比于其他国家,秦国对于工匠甚至已经算是颇为重视的了,有专门的少府,还有专门的管理制度。 

 不过秦国重视工匠,多是重视工匠们能够打造出来的利器,而不是重视工匠本身。 

 现在身为太子身边的人,李安突然想要几个工匠,杨平自然觉得诧异,秦国的工匠那也是属于半个战争资源了。 

 “太子年纪小,坐不住,大王让我为太子读书,可太子一瞧见书就跑了,我自然得想个法子,造些新奇有趣的东西来吸引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