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大唐第一魅魔李承乾(52)(第2页)

 承乾太子那般仁善孝顺,又有能力有手段,从不逾越底线,不插手军队的孩子,放在那里皇上不疼不宠。 

 偏偏宠爱魏王,不停的给太子施加压力,弄得朝堂乌烟瘴气,夺嫡之争又起。 

 现在太子人不在了,知道伤心了,知道自己做错了,可惜啊,晚了。 

 只是虽然这么想着,但众臣心中,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不心情沉重的。 

 承乾太子的死,那是只对李世民一人的打击吗? 

 不是,那是对整个朝堂的打击,是整个大唐的损失! 

 除了那些没心没肺的,否则又有哪一个是能高兴起来的。 

 只是再多的埋怨,再多的悲伤,悲剧也是无法挽回,皇上该劝还是得劝。 

 毕竟朝堂上那么多事情,还在等着皇上,太子的后事处理,民间的议论纷纷,都在等着皇上。 

 长孙无忌作为皇上的大舅子,太子承乾的亲舅舅,即便他不想,可也不得不担起这个劝说皇上的任务。 

 他深深的叹了口气,在众人的目光示意下,只能是无奈上前两步,出声道: 

 “陛下,太子仁孝,怎会如此想!” 

 “只是太子仁善,怕自己身染疫病,再传染更多人,所以才快速下葬,没有等待陛下接太子回京罢了!” 

 长孙无忌的话,确实也符合事实,多少安抚了些李世民的情绪。 

 只是想到父子二人,临终之前的最后一面,却是那样的场面,自己还砸得儿子头破血流,李世民就只觉得有些无法呼吸。 

 戎马一生,经过过那么多大风大浪的李世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心疼得站不起身。 

 或许是人死了,能回忆起来的便都是那些美好。 

 现在的李承乾在李世民的记忆里,不是幼时父慈子孝的画面,就是长大后,不断为自己分忧,立下功绩的模样。 

 甚至就连临终前,那一场争吵,都在李世民的记忆里被美化了起来。 

 他的儿子,他的嫡长子,他的太子,那样的仁善,孝顺。 

 甚至因为不愿意大唐再起夺嫡风波,不愿伤害弟弟,敢冒着触怒他的风险,直言劝谏,就为了不让后世子孙,再陷入不断政变的风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