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混子生活有被无患

第39章 秦岭深处的草场(第2页)

 “这些牛最初只有二十多头,后来又赶了两群才有如今的规模,而且一些老牛杀了吃肉。”薛孝礼讲解道。

 想了一下,薛玖也就理解,野牛又不是家养的,没那么听话,想驱赶到哪里就到哪里,而且大山里面,道路都没有,驱赶难度可想而知,能赶两个群体已经很不容易了。

 “虽然这里只有一百二十六头,但是其它地方,我们也掌握了几个牛群。”薛孝礼笑着说道。

 薛家在秦岭多年,掌握山里的资源这很正常。

 围着草场巡视一圈,时间已经过了两个时辰,汇合了挖草药的妇人,队伍向着南方山脉出发。

 秦岭淮河是中原划分南北的分界线,靠近南边山脉的猎物更多,不过山势也更陡峭。

 只有在大山里面走一遍,才明白狩猎的难度,道路难行,猎物同样难寻,尤其是大家伙不好找。

 薛家有山里的地图,把大山分成了多个地方,每次狩猎地方都不一样,这才能持续的获得猎物。

 有些地方是薛家都没有踏足的,全靠猎犬寻找,听到狗叫,追上去就是。

 “熊瞎子在向阳的山坡,大虫满山跑,野猪多在山谷;有水源的地方尤其要留神。

 看地上的脚印,粪便,根据新鲜程度来判断离开的时间长久,然后让猎犬追踪。”薛孝礼一路上都在教导薛玖经验。

 “一猪二虎三熊,进山打猎,最危险的是野猪,大虫只排第二,你可知道为何?”薛孝礼问道。

 “对了,在外面不要说虎,要说大虫。”薛孝礼补充了一句。

 薛玖点点头表示明白,李渊的祖父叫做李虎,为了避讳,所以现在老虎叫做大虫。

 “不太明白!”

 “野猪成群结队,又皮粗肉厚,关键这玩意脑子不好使,惹着了就发狂,不跑反而顶着干;大虫只要没有饿急眼,见到人多就会跑,熊瞎子在山里饿不着,只要不靠近它的洞就没事。”薛孝礼讲解道。

 野猪喜欢在烂泥打滚,也喜欢在树上去蹭痒痒,时间一长,皮上就多了一层保护甲,弓箭都不容易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