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晏世清:安王给了个金柿子(第3页)

 晏世清心中越发觉得看不透安王。

 素来交集不多,却在他告病五日后入府探望,赠佩戴多年的平安扣。

 今日早朝散后,又给了他一枚金柿子。

 晏世清拿出金柿子放在掌心端详,他不知道的是安王驻足一直看着轿辇,直至不见。

 回到府上,晏世清在床头的暗格里拿出一个紫檀木的匣子,将金柿子放了进去,里面静静的躺着安王送的平安扣。

 原样送回,自是不妥。

 再过些时日是安王的生辰,寻些贵重的物件作为贺礼吧。

 刚把匣子放回去,无疾便在屋外道:“少爷,老爷在书房等你。”

 到了书房,晏世清解下披风交于无疾。

 “父亲。”

 晏启站在书案后,开门见山道:“我已经托你的三位伯伯,去寻找医圣。另外,你三伯引荐了两位江湖人士,一位擅使暗器、一位擅用毒。

 他说你本就有功夫在身,学起暗器来会事半功倍,暗器与毒乃相辅相成,可多学一技。”

 晏世清颔首:“多谢父亲。”

 顿了顿,晏启叹了口气继而露出欣慰的笑容:“我虽不知道你为何不愿为太子少傅,但我尊重你的选择。自从御医说你不能领兵打仗后,你荒废了武学、也无意再寻医治腿,我是惋惜的。如今你改了主意,我为你高兴。”

 “多谢父亲。”晏世清还是这四个字,声音却多了一丝哽咽,红了眼眶。

 晏家素来尊重孩子的决定,会提建议,但不会干涉。

 对于合理的诉求,长辈会无条件给予小辈帮助。

 晏家出过很多官员,从未出过大奸大恶亦或者大贪之人。

 每逢灾年,晏家必定会开仓放粮、设立粥棚,放贷于贫苦百姓,也只会象征意义的收一点点薄息。

 前世,却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落了个满门抄斩,家产充了国库、充了新帝私库、充了抄家官员的库房!

 晏启惊心于亲子眼中滔天的恨意。

 他唤晏世清的表字:“恒安,你……”

 ---

 前世的事情、错过、误会、不长嘴什么的会慢慢讲清楚的哈。

 (咸鱼还是那个不擅长取名的咸鱼,勉强取了几个表字,多数时候还是叫名字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