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大佬一本正经的

第120章 索尔茨的操作(第3页)

 “说说你的想法?”

 “德芳小姐,你知道贴牌运营吗?”

 “贴牌!”

 “就是代加工,原料和销售都由对方负责”,双双在一旁解释道。

 “漂亮的小姐说的非常准确”

 “能详细说说吗?”

 “专家调研反馈,你们这里有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料,这符合贴牌的低成本条件;

 你们国家地大物博,人口密集,重要的还是没有开发的消费市场,这符合贴牌就地销售的条件。”

 “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能救活工厂,还可以赚取产品利润?”

 “对,开始我们可以先在邻近的国家销售,用来维持工厂开销,待国内市场打开,就可以赚大钱了。”

 接下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德芳和工厂签订了合约。

 在索尔茨和他的专家指导下,更换了工厂的设备,培训职工,采购原料等工作,直至第一批产品上市。

 其中,食品厂代加工为肉质罐头,日化厂代加工牙膏,酿酒厂代加工红酒,纺织厂代加工劳保用品,五金电料厂代加工电表仪和电路保险盒,鞋帽厂代加工雨靴雨衣。

 索尔茨负责国外订单。

 国内市场,德芳采纳了索尔茨的建议,动用了斐家的关系网。

 很快,在各种晚会,政府宴会,运动会,出现了产品及产品展示台。

 索尔茨又为德芳谋划了几场捐赠仪式,在国内的几个重点城市,工厂代表走进消防队、农场、科研所、社区,捐赠出一批批的产品。

 活动很成功,在当时的社会影响下引起了轰动。

 订单开始主动找上门,所有的工厂开始开足马力,加大生产量。

 至始至终,工厂上下全力配合专家的监督管理。

 德芳惊讶地发现,原本担忧工厂不会轻易接受外资,职工管理难度等问题,不仅没有出现,反而热情高涨。

 双双分析,是由于这些工厂长期处于倒闭下岗的边缘,我们很能被视为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德芳负责的工厂,竟然是第一个完成了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