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进入电子学院(第2页)

 大家都在这座城市中,为生活而奔忙。城市中的快节奏,让大家都忘记了自己的人类本性,如同木偶一般机械地在街道上走着。

 偶尔,有行人停下脚步,抬头望向天空,似乎在寻找一丝阳光的痕迹,但只能无奈地叹息一声,继续前行。他们的身影在寒风中显得更加瘦弱,仿佛随时都会被这阴冷的气息所吞噬。

 街道两旁的树木在寒风中摇曳,发出刺耳的沙沙声,与行人们沉重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个城市街道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霾所笼罩,人们的心情也随之变得阴冷而沉闷。

 吴建明坐在公交车上,目光呆滞地望着窗外不断掠过的街景。他的目的地是那家自己上了十几年班的国有贸易公司,但此刻他的心思却飘得很远。他试图集中注意力,思考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谢主任的训话,但不知为何,他的头脑却像是一团乱麻,无法集中。

 昨夜的梦境如潮水般涌来,那些稀奇古怪的画面在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一会儿是他在教室里紧张地参加考试,手中的铅笔在运算着复杂的公式;一会儿是他坐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面对着几个看不清的面孔,大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还有那些模糊的人影,他们或笑或哭,或怒或喜,却都看不清面容。

 这些信息在吴建明的脑海里如同无头苍蝇般乱窜,他试图抓住它们,但却像是握住了流沙,越是用力,越是流失得更快。他感到一阵强烈的烦躁和不安,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他的大脑中作祟,想要将他逼入绝境。

 吴建明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心情。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他可能会真的被逼成神经病。

 公交车缓缓地行驶着,它的车身仿佛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漆面斑驳,剥落的地方露出斑驳的底色,就像一张布满皱纹的沧桑面孔。车窗的橡胶条已经硬化,难以完全密封,丝丝寒风便趁虚而入,掠过车厢,带起一股陈旧的尘土味。

 车厢内,座位大多空置,稀稀拉拉的乘客各自占据着一角,彼此间保持着微妙的距离。座位上的皮革磨损严重,露出了底下的海绵和线头,偶尔还能见到一两个坐垫上打着补丁。车顶的吊环摇摇晃晃,仿佛随时可能脱落,而扶手则因为长期被手汗侵蚀,变得黏糊糊的。

 车上的空气沉闷而压抑,没有人交谈,只有车辆行驶时发出的吱嘎声和偶尔的咳嗽声打破了这沉默。乘客们的眼神大多空洞而冷漠,仿佛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与他人产生交集。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麻木,仿佛这趟公交车是他们逃离现实、又不得不面对的囚笼。

 窗外,城市的景色在眼前快速掠过,但车厢内的乘客们却无心欣赏。他们或低头玩手机,或闭目养神,或望着窗外发呆,但无论做什么,都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孤独和冷漠。这辆老旧的公交车,就像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展现着人与人之间日益疏远的现实。

 “车上的乘客请注意,惠州市游泳馆站到了,请需要下车的乘客做好准备。下一站,惠州电子技术学院。”随着公交车上的语音播报声响起,公交车缓缓驶入站台,车门随之“哐啷”一声打开。司机扫视了一眼车厢,见无人下车,便轻轻踩下油门,准备驶离站台。

 然而,就在车门即将关闭的那一刻,吴建明被这一声播报拉回了现实。他怔怔地望着窗外,眼中闪过一丝恍惚。“惠州电子技术学院……”他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

 “这个学校,好像在我的记忆中出现过。”吴建明努力回忆着过去。他的思绪飘回到十四年前,那时他二十八岁,年轻气盛,曾因与谢主任的一次争执而愤然离职,转而去惠州电子技术学院做了几个月的保安。

 那段日子,对于吴建明来说,充满了艰辛与不易。他原本以为保安工作轻松简单,只需帮忙开关车门、巡逻登记即可。然而现实却给了他狠狠的一击。除了三班倒的正常工作外,他还要应付各种琐碎的事务,甚至还要承担一些杂工的活计。那段时间,他几乎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杂工”,身心俱疲。

 最终,吴建明无法忍受这种繁重的工作和无尽的疲惫,他厚着脸皮给谢主任打了电话,认了错。谢主任念在他年轻气盛的份上,也就不再追究,让他重新回到了公司。从那以后,吴建明再也没有提过离职的事情,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和挑战,他也只是默默忍受着谢主任的训话和责备。

 所以此刻,当惠州电子技术学院这个名字再次在他耳边响起时,那些尘封已久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更让他感到困惑的是,他的脑海中还浮现出一些荒诞不经的记忆。在这个记忆中,唐代并未灭亡,而是一直延续至今。国家被称为唐国,每个城市的名称都沿用了唐朝的名称。而他所在的惠州市,则被称为循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