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带着大棚在六零当采购员余鲤茶茶
第228章 到达友谊农场
来喜飞了近两小时,天已蒙蒙亮。
“老大,还飞吗?”来喜站在一棵歪脖子树上问道
“不用了,我骑车吧,方便问路。”
收起来喜,孙林看了眼远方广袤的土地,把自行车拎了出来。
方向应该没错,就是不知道原主父母在不在这里。
友谊农场实行总场、分场、生产队三级管理,单单分场就有五个之多。
这一个农场就得五十多万亩的面积,不问清楚那可有的找。
一家子在友谊二分场,这个分场主要负责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
这也是秦薇特地安排的,虽然说都是友谊农场,但每个分场的职责并不一样。
而这年月的友谊二分场因为直接负责种植和养殖,生活条件相对来说要好一点。
寻了个方向,孙林骑上自行车出发,得先找个人问问方向才行。
自行车行驶在土路上,远远望去能看到那一块块土地上已经成熟的玉米。
玉米杆挺立、玉米外衣金黄,就冲这副场景怪不得好些人往这边逃难呢。
吃不吃的到另说,就这一幕外人看着心里就有盼头。
自行车逐渐靠近,几排建筑映入眼帘,一排排的砖瓦房在这年月可是气派的不行。
孙林眼瞅着快要到达农场范围便找了个空档把自行车收进了储物柜,又把人力三轮车给拎了出来。
他准备带一些东西过去,自行车托着的话一目了然,三轮车则要好一些。
给车后斗放了些布匹,又用麻袋给盖上,这才蹬着三轮车往建筑物方向驶去。
还没等到达,对面便走出来几个人。
为首的中年问道:“同志,你是哪儿来的?”
“你好同志,我是来友谊农场探亲的,我父母在友谊农场工作。”
中年看了看孙林还有他身下的小三轮又问道:“有介绍信没?”
“有!”
孙林一边拿出介绍信递过去一边解释道:“我是京城红星轧钢厂的采购,这次正好来黑省完成采购任务,顺路就来见见父母。”
这年月远距离出行必须有介绍信,像孙林这种跨省出行的更是需要随身带着这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