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为了早点卖完货,于玲特意跑小区商店那找了块纸壳子,还特意跟人家借马克笔。

 小卖店老板不知道什么叫马克笔。

 “那马克笔没有,水彩笔有吗?就是画画用的,涂颜色用的那种。”

 “哦,画画的水彩笔。

 你早说啊,还整个马克笔,马克笔,别说这名倒是挺洋气。”

 看店的大姐给她拿了自己儿子画画的笔,“给,你这是要写啥?”

 “写个牌。

 这不是家里要收苞米了嘛,我得在家忙几天,这几天就只开门开到上午十半。

 这不是怕我到时候锁了门走了,再有那不知道的来买菜,那不是让人白跑一趟。

 我提前挂个牌子,好让人家知道。”

 这大姐也是店里常客,一听这话,赶紧趴玻璃柜台上跟她确认:

 “就是开一上午呗?每天都开门?”

 这小店才开几天哪,菜新鲜不说,种类也不少,都是新鲜应季菜,虽然量不大,但是跟市场一个价,但是离得近呢,比起走将近半个点的路去市场,她更愿意在家门口买。

 “开,但是就开到上午。”

 开就行。

 “你这得收几天啊?”

 “那我可说不好,怎么也得收个四五天的吧。”

 于玲给这个纸板子剪成长方形,上面用黑笔写上:

 家里农忙秋收,开门时间早上7:00-10:30

 然后给上面扣了俩窟窿眼,找了根绳子系上,就这么挂在门上。

 小区来买菜的人,基本上都识字儿,有那不识字儿的,那大爷大妈们也给宣传了一下子。

 于玲这半天的菜店就这么开着,上午她骑车买菜,到快中午了就骑车回家。

 本来她以为开门时间短,菜会卖不了,没想到不到十点基本上就卖完了。

 她觉得小区的购买力还是很不错的,自己的小店铺根本不够,总有人来了没买到。

 不过她也算了,这片小区算是县城比较大的居民区了,自己的小店铺买卖好,总会有人跟风的,她不着急加货,万一加了货,卖不出去,剩太多就容易亏本。

 她不求大富大贵,多少挣点够花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