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页)

 自己可是知道,八九十年代丢孩子的一抓一大把。

 这会儿公安系统还没联网,那孩子丢了,找到没地方找去。

 她骑着车就去了街里。

 于玲来的不算早,她推着车去了菜市,从街口进去走了没多远,就看着大姑在那里了。

 大姑招手,她挨着大姑边上的空地方摆上了。

 这会儿市场还不算规整,地方随便占,还没有摊位费。

 “我都给你打听了,今儿的菜价涨了哈。今儿可别再卖五毛一斤了。”

 于玲收拾一半停下来,

 “涨价了?”

 “涨了,都涨了,咱这地方涨得还算晚的。我听说南半县回来的,说那边猪肉都卖到七块钱一斤了,说有的地方九块了。”

 “咱这前几天还五块呢!”

 她知道物价会涨。其实这一年的价格一直在涨,就是不知道这一个来月,涨这么多。

 “那我今天怎么卖?”

 “咋卖?人家怎么价,你就卖什么价。不能卖的太便宜了。”

 行,她早就觉得菜太便宜了。

 谁家那菜五毛一斤啊?

 搁以后,五块都不止。

 于玲同学从菜市第一家开始打听价格,一直问到最后一家。

 好嘛,全都涨了。

 这才几天,平均一样涨一毛。

 行,看来今天能多挣几块钱。

 事实上她高兴的太早了。

 今天的菜不好卖。

 别看涨了一毛钱,这对一般的家庭来说,还是贵了。

 有些过日子俭省的,可吃可不吃的,人家就不吃了。

 不好卖归不好卖,大部分来赶大集的人,还是得买点。

 不过就是原来买两斤的改成买一斤,原来要一斤的改成半斤。

 “丝瓜怎么卖?”

 “六毛。”

 “怎么都这么贵了。”

 “大姐,今天都这个价,你就是走到头也是这个价。”

 于玲坐着小马扎跟她说。

 “前两天还五毛呢。”

 “大姐,你今天不买,明天估计六毛都买不着。你没听人家说嘛吗?现在放开市场了,那什么价格都在涨,你还想买五毛的,没有了。”

 大姐也不知道听进去没有,走了一圈回来,又拿起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