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小集毛毛小溪

第99章 福字灯笼的守护

在华夏大地的一隅,隐匿着一个仿若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名叫清平村。这村子四周青山环抱,绿水潺潺绕村而过,肥沃的土地滋养出一片祥和富足。村里的百姓们祖祖辈辈在此安居乐业,遵循着古老相传的习俗,一年到头最期盼、最看重的,便是热热闹闹的大年三十。

 晨曦初露,微光透过淡薄的云层,轻轻洒落在清平村的每一寸土地上。虽说天还没大亮,可整个村子已然苏醒,沉浸在一片忙碌而又喜庆的氛围之中。家家户户的烟囱陆续升起袅袅炊烟,那炊烟仿若灵动的丝带,悠悠地向湛蓝天空攀升,似是传递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祈愿。

 孩子们早早便起了床,穿上崭新的棉衣棉裤,新衣上绣着的五彩丝线在晨光下闪烁着微光,寓意着吉祥如意。他们兜里揣着长辈们给的糖块,那糖纸在兜里摩挲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也在为新年欢歌。孩子们在雪地里嬉笑奔跑,你追我赶,冻得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洋溢着纯真的快乐。有的孩子蹲在地上,小手握着树枝,兴致勃勃地在雪面上画画,画着心中的年兽、财神,还有对新年的憧憬;有的聚在一起,比试着谁的鞭炮更响,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着欢声笑语,奏响了一曲欢快的新年乐章。

 大人们则在屋内屋外忙得不可开交。厨房里,男人们挽起袖子,杀鸡宰鱼,手中的菜刀在案板上起落有声,每一下都精准利落。刚宰杀的家禽家畜还冒着热气,新鲜的食材散发着诱人的腥味,等待着被烹饪成美味佳肴。女人们围着灶台,精心烹制着各种拿手好菜,锅里的油滋滋作响,爆炒出的香味弥漫在整个院子里。她们一边翻炒,一边叮嘱着孩子别跑得太远,嘴角噙着幸福的笑意,眼中满是对团圆夜的期待。

 村头那座略显破旧的小屋里,住着一位孤苦伶仃的老人,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敬重且亲切地唤他福伯。福伯年逾古稀,岁月的风霜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那皱纹仿若一道道沟壑,记录着他一生的坎坷。他身形佝偻,走起路来颤颤巍巍,一双粗糙的大手布满老茧,见证了往昔岁月的艰辛。福伯无儿无女,老伴儿也早早离世,在这世上孤孤单单,平日里就靠着邻里乡亲的接济,才得以勉强度日。

 然而,福伯虽身世凄苦,却有一颗炽热且善良的心,还有一双巧夺天工的手。每年临近年关,当雪花纷纷扬扬飘落,村子里银装素裹之时,便是福伯最忙碌的时候。他总会坐在自家小院的屋檐下,身旁堆满了细长的竹篾,这些竹篾都是他平日里从后山竹林精心挑选、砍伐,再经过一道道工序打磨而成。福伯眼神专注,手中的竹篾在他指尖灵活穿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只见他先是将竹篾弯折、交叉,用细麻绳牢牢固定,不一会儿,一个灯笼的骨架便初具雏形。接着,他会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鲜艳红纸,小心翼翼地糊在骨架上,动作轻柔得如同在呵护世间最珍贵的宝物。糊好纸后,福伯便拿起画笔,蘸上五彩颜料,凭借着记忆与想象,在灯笼上勾勒出寓意吉祥的图案。有威风凛凛的麒麟,寓意着祥瑞降临;有展翅高飞的凤凰,象征着吉祥如意;还有活灵活现的金鱼,代表着年年有余。每一盏灯笼从他手中诞生,都精美绝伦,仿若一件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