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这和私刻公章有什么区别(第2页)

 对于一般人来说非常简单。

 可对于他来说那就是欺师灭祖了。

 第二个方法,那就是寻找流落民间的正统法印。

 这玩意儿应该也有同样的效果。

 举个例子。

 按照明代《万历野获编》中的《真人诸印具备》可知。

 龙虎山张天师的官印中就涵盖了玉印、金印、银印等。

 可谓是诸印俱备。

 如果再算上私印的话,那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从具体用途上来划分的话。

 也可以分为教权印、神权印和政权印。

 毕竟龙虎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掌管着道教内的唯一解释权和执法权。

 不像五庄观似的。

 只有一个公章… …

 还是当年老头把房子成立公司时,花了35块钱搁路边刻的。

 … …

 天师府中这么多印鉴多的数不清。

 所以在其僚府中专门设有“知印”一职。

 呃,就相当于皇帝身边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般。

 功能就是掌大真人印信之封开。

 但是历史上龙虎山发生过多次战争匪祸以及火灾。

 在这些灾难中,天师府历代宗器都有过劫掠、丢失和损坏。

 别说其他的了。

 代表天师身份的三大法宝之一的三五斩邪雌雄剑和阳平治都功印都丢失了,还有什么不能丢的?

 唯一剩下的正一盟威符箓也因为历史原因,在那个年代被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带去了宝岛。

 这也是为啥有一种声音说天师正统在宝岛的原因了… …

 当然,更多的是感慨天师府的命运恰好对应了那句着名的谶语:

 “绝不绝,灭不灭,六十三代有一歇。”

 传承千年的天师之位还真是到第六十三代就落下了帷幕… …

 咳咳。

 这些丢失的法器中,有一方八寸高的狮钮黑质印章。

 印纹如龙如蛇难以辨识。

 这枚印章辗转多人之手,没人能辨别出来只当是一件古玩。

 后来一位自幼学习虫书鸟篆龙印凤章的商人。

 只一眼就辨认出这是一枚天师辟火印。

 他家有回禄之灾,呃,也就是火灾。

 在那个以木头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年代,火灾这种事情太稀疏平常了。

 可这枚辟火印愣是让他家安稳了好多年!

 到了同治四年。

 61代天师张仁晸大真人去粤省,粤人向张天师请辟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