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长乐公主拜我为师逆水而流
第492章 毫无防备(第2页)
“再交给陛下来定罪。”
最后唐寅把问题抛回给李治。
可小皇帝李治哪懂那么多?
之前李治曾在朝堂上有过一次不错的表现,那是因为当时唐寅对皇宫的管束非常松懈。
现在不一样了。
唐寅近乎把整个皇宫都控制在手。
李治现在只能紧张兮兮,用求助的目光望着他的母亲。
长孙无垢心下的慌乱,比儿子也好不了多少。
“臣已经派人在庆州和宁州等地继续剿灭叛军,不出一旬,关中叛乱可解除。”
之前唐寅阵营中还有很多人对此很担心。
他们都怕唐寅会纵容叛逆。
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心中很安定,更觉得跟唐寅混这个选择是没错的。
……
……
朝议结束。
长孙无垢带着小皇帝往内宫去。
唐寅则与众大臣一起出宫。
之前有些大臣还刻意保持跟唐寅之间的距离,大概是不想跟唐寅为伍。
而到现在,他们反而是更加主动接近唐寅的那一批。
若唐寅登基,他们家族的利益必定受损,更可能发生的事情,连他们的身家性命都不保。
一朝天子一朝臣。
唐寅当皇帝后肯定会器重相助他登基之人,那些跟李唐皇室走得近的,哪还有什么机会?
可唐寅对这些家族并没有什么好脸色。
之前还想站在李唐皇室那边,或者当中立派,等发现我已经完全控制局势了,随时都能当皇帝,你们再来谈效忠,是不是晚了一点?
“广阳王此番出兵真是出其不意,定能令朝中宵小之辈闭嘴,若他们再有异议的,就可以拿下法办。”
高士廉显得很振奋。
他作为唐寅麾下的头号大将,未来是宰相的不二人选。
所以这次他更主动去帮唐寅稳定朝廷局势,党同伐异的事好像也要大规模开展。
唐寅则显得神色很平常道:“此番出兵,乃是胡将军有勇有谋,我不过只是做了一
些战略上的安排罢了。”
“胡将军回来之后,大概就可以给他请功了。”
高士廉一怔。
之前他都没想过这问题。
最后唐寅把问题抛回给李治。
可小皇帝李治哪懂那么多?
之前李治曾在朝堂上有过一次不错的表现,那是因为当时唐寅对皇宫的管束非常松懈。
现在不一样了。
唐寅近乎把整个皇宫都控制在手。
李治现在只能紧张兮兮,用求助的目光望着他的母亲。
长孙无垢心下的慌乱,比儿子也好不了多少。
“臣已经派人在庆州和宁州等地继续剿灭叛军,不出一旬,关中叛乱可解除。”
之前唐寅阵营中还有很多人对此很担心。
他们都怕唐寅会纵容叛逆。
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心中很安定,更觉得跟唐寅混这个选择是没错的。
……
……
朝议结束。
长孙无垢带着小皇帝往内宫去。
唐寅则与众大臣一起出宫。
之前有些大臣还刻意保持跟唐寅之间的距离,大概是不想跟唐寅为伍。
而到现在,他们反而是更加主动接近唐寅的那一批。
若唐寅登基,他们家族的利益必定受损,更可能发生的事情,连他们的身家性命都不保。
一朝天子一朝臣。
唐寅当皇帝后肯定会器重相助他登基之人,那些跟李唐皇室走得近的,哪还有什么机会?
可唐寅对这些家族并没有什么好脸色。
之前还想站在李唐皇室那边,或者当中立派,等发现我已经完全控制局势了,随时都能当皇帝,你们再来谈效忠,是不是晚了一点?
“广阳王此番出兵真是出其不意,定能令朝中宵小之辈闭嘴,若他们再有异议的,就可以拿下法办。”
高士廉显得很振奋。
他作为唐寅麾下的头号大将,未来是宰相的不二人选。
所以这次他更主动去帮唐寅稳定朝廷局势,党同伐异的事好像也要大规模开展。
唐寅则显得神色很平常道:“此番出兵,乃是胡将军有勇有谋,我不过只是做了一
些战略上的安排罢了。”
“胡将军回来之后,大概就可以给他请功了。”
高士廉一怔。
之前他都没想过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