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平静(第2页)


  不是因为这些人被埋没,有很多就是真的没能力,又怨天尤人的那种。

  李二虽然在对他唐寅的问题上显得小肚鸡肠,但在当皇帝上,基本上没出现大的偏差。

  在用人上,基本上秉承了唯才是用的标准,朝中官员的选拔也一直是一些有能力的人在做。

  “能力自然都是没问题的,这大唐的官员,谁做不是做?”

  徐孝德能力也有,但他也并不是唐寅心目中宰相的最佳人选。

  徐孝德在很多事上,显得太“市侩”。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岳丈做事并不看能力,而看关系和工于心计这些,若是让徐孝德继续把官做大,很可能会是大唐头号奸臣那种。

  能做成李林甫或是和珅这种,但也未必有李林甫和和珅这样的权臣有本事。

  唐寅眼下是朝中权臣,被大唐一些忠直的老臣所忌惮,他不得不重用徐孝德。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唐寅倒宁可让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些老臣继续辅佐他,可惜这些人心中始终对大唐有眷念。

  “能提拔的,就先提拔一下,但也不能太过分。”

  “这几个人,我勾出来的,暂时先维持不变。”

  “人员上暂时不要往六部安插,多往地方上派遣,黄河两岸周边的一些太守位置空缺,就让曾经大唐戍边的一些文臣前去。”

  唐寅做出了安排。

  徐孝德显得有几分为难道:“可这些人……不知是否会听您的。”

  唐寅摇头道:“重要的是这些人有能力,能安抚一方之民,至于他们是不是我的人,暂时还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此话就让徐孝德不解。

  唐寅现在已经是大唐的权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唐寅所做的事,仍旧秉承了一种近乎刻板的“公平”。

  在朝中用人上,唐寅尽可能不用自己人。

  甚至在委派封疆大吏上,也没有按照任人唯亲的标准。

  “广阳王,不由下官提醒您一句,现在北方几名拥兵自重的将帅,仍旧对唐室抱有幻想。”

  “您若是不赶紧将这些

  军权收编回来的话,不用一年半载,就怕这些人会联合起来……对付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