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长乐公主拜我为师逆水而流
第364章 说不过去(第3页)
个人的意见,长孙无忌、魏征和房玄龄。
这三人都有智谋,而且在很多事上考虑周全,大概会能提供很好的意见。
而眼下魏征正称病没有上朝,只剩下长孙无忌和房玄龄。
长孙无忌是很推崇让唐寅去边关的,这件事本身他就是发起者之一,所以李二就更想知道房玄龄的意见。
“老臣有些话,但当面说,怕是不合适,还请陛下恩准,让老臣等退朝之后再上奏。”
李二一听,便知道房玄龄可能要替唐寅说话,但又可能是涉及到朝政安稳的事情。
“嗯。”
李二继续点点头道:“时候也不早了,今天这件事,看来还是之后再议论,正好朕还要跟房卿家商讨一下别的事情。”
“诸位卿家都请回吧。”
众大臣明白,房玄龄现在的意见至关重要,便各自都行礼告退。
等人都走之后,李二甚至还把侍卫和内侍都屏退,单独留下房玄龄一人问话。
“房卿家,现在你有什么话,可以跟朕说了?”
李二好似迫不及待想知道房玄龄的意见。
“陛下,老臣敢问一句,是否现在是担心唐寅那小子拥兵自立?”
房玄龄的问题太直白,让李二不知该怎么解释。
难道朕就是那种小气之人?
“朕是觉得,之前他去草原,将草原部族劝降,连突厥问题都解决,这件事……有蹊跷。”
李二的回答很婉转,没有直接去回答问题,但其实也间接表达了他对唐寅的忌惮。
当皇帝的,都会有兔死狗烹的想法,不会因为他是李二就没这层顾虑。
远的不说,他李二就是因为功高盖主,最后以政变形势当政。
再往上推,他老爹也是。
而杨广和杨坚各自都是……
这几代皇帝,近乎都是造反得来的皇位,大臣杀皇帝,已经成惯例。
连杨广也死在宇文化及手里,李二能不担心?
“那陛下不应该让他去北方,如此让他有了更高的兵权,不更威胁到大唐的安稳?”
房玄龄的话直切主题,突然就令李二“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