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公岁月神偷

第九十一章 底牌(3)

待李景隆进屋时,朱标正站在窗口,看着城中,昏暗的景象。

 

东风之下的城池,萧索寂静,偶有几盏残灯,也是转瞬即逝。

 

“这人,不大好用!”朱标背着身子开口。

 

李景隆垂手站着,“刚才还给臣..送钱!”

 

朱标依旧背着手,无声一笑,“那更不能大用!”

 

说着,叹口气,“我这几年提拔了许多人,周兴,庄德,景保安,卢震....”

 

~~

 

闻言,李景隆低下头,没有接话。

 

这些人的名字他屡次见于五军都督府的公文之上,都是这些年声名鹊起的中生代将领,且手有实权。

 

现在看来,这些人都是朱标手中的底牌,也是他准备在老朱扫平了淮西勋贵那些桀骜不驯的军头之后,用来接管军权的班底。

 

这些人的名字之中,只有庄德的名字他微微熟悉一些。

 

因为这人不但资历在这些人之中最老,而且在原时空中,与燕王朱棣激战,斩斩燕王麾下大将之后慷慨战死。

 

且在史书上留下那么一段话,那就是晋王朱棡突然早逝之后,在朱元璋病重之时,曾给他的孙子就是第二代晋王朱济熺的信中说过一句话。

 

说与晋王知道,教陈用,张杰,庄德预先选下好人好马,堤备临阵时,领着在燕王右里行。

 

忽然间李景隆的思绪开始蔓延起来。

 

“历史上老朱在晚年是绝对知晓,他的四儿子已有了不臣之心的。”

 

“但毕竟虎毒不食子,又在接连没了老大老二老三之后,老朱已经心力憔悴,舍不得对他的儿子动手...”

 

“那时他也没那个精力了!毕竟在晋王没了不到两个月,老朱也跟着走了!”

 

“而老朱在清洗了淮西军头们之后,也是渐渐的把这些朱标的底牌人物,都抬举成了军中的重要人物,用来担当他孙子未来的武人班底!”

 

“这些班底的领军人物,也正是历史上的我,曹国公李景隆。”

 

“因为历史上,从洪武二十三开始,朱元璋就命李景隆随蓝玉巡视陕边军马!这一巡,就是两年。”

 

“而在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突然去世之后,李景隆被召回应天府,直接为太子太师!”

 

“接着再回西北,帮着晋王朱棡收拾了蓝玉的派系。”

 

“又被派往甘肃统兵,在甘肃一呆就是四年!”

 

“在老朱弥留的最后关头,回京接权,可以说是老朱留给未来建文帝的托孤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