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公岁月神偷

第八十七 北上(2)(第2页)

“哦?”朱标纳闷,“此话怎讲?”

“原先臣看运河也好,看这古道也罢,觉得只不过是古人修的而已。方便坐船,方便走路!”

李景隆笑道,“但经太子爷您这么一说,臣才明白列朝历代的老祖宗们,是多么的用心良苦!”

说着,他感叹道,“臣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地方,而太子爷您....能看天那么远!这就是境界呀!”

“啊?”

朱标又是纳闷,而后咧嘴大笑,“哈哈哈哈!格局?境界?哈哈哈,二丫头呀,你嘴里总能冒出几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新词儿来!”

“不是臣嘴里冒出来的!”

李景隆笑道,“是听了太子爷的启发之后,臣恍然大悟,由衷而发的感叹!”

“哈哈哈!”

朱标再次大笑,“好好好!拍马屁的功夫见长了,颇有些雅致之意了!”

“臣粗鄙之人,跟着太子爷您身边久了,自然就沾了您的雅意!”

李景隆又是点头哈腰,歌功颂德。

“那好!”

朱标笑呵呵的,“既如此,今日咱们君臣经此古道,你赋诗一首吧?”

“臣?”

李景隆张大嘴,“臣舞刀弄枪还行?作诗?”

“做不得?你可是少年时就被老爷子赞誉过,贵州子弟之中,难得的文武双全之人!”朱标撇嘴,“让你做你就做!”

“是!”

李景隆沉思片刻,“洪武十八年十月初十,曹国公李景隆奉旨,护太子北巡过秦皇古道.....”“嗯,纪传体!”朱标颔首。

“太行秋风连幽燕...”

“七言绝句!”朱标再次点头,“可!”

“关山北渡辽水前...”

“秦汉唐宋争长短..”

“传承江山万万年!”

“好!”

话音刚落,边上的傅让曹炳何广义等人,已是拍手叫好。

“嗯?”

朱标眼睛一斜,几人顿时偃旗息鼓。

而后朱标又瞅瞅李景隆,咬着后槽牙,“这也叫诗?也就第一句还好些....什么玩意?”

“太子爷见笑了,臣这是赶鸭子上架!”

李景隆羞愧道,“本想吟诗赞天下,奈何肚里没文化!”

“哈哈哈!”

闻言,朱标又是大笑,“这两句可比你做的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