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公岁月神偷

第二十七章 谜团(1)(第3页)

 “是不是.....?” 

 李景隆心中大胆猜测起来,“如果常氏是被人害死的,那么.....害她的人,能下手的机会就是在常氏怀孕的时候....而且还必须是被常氏非常信任的人!” 

 “那人是谁?” 

 “常氏死了,谁获得的利益最大?” 

 “嘶....”李景隆的身子猛的一晃,面色惨白的跌坐在太师椅上。 

 ”不对不对....” 

 他又不住的摇头,“我的推断其实也经不起推敲......朱家爷俩人都跟人精似的,尤其是老爷子,一辈子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能这点戒心都没有?” 

 “吕氏进宫以来贤良淑德,无论是老爷子还是朝臣,都是交口称赞.....” 

 “可是,这一切哪能这么巧呢?” 

 “皇太孙,皇太子妃,皇后的死亡时间.......好像都被人给安排好了!” 

 猛的,李景隆又想起一件事来。 

 尽管他的前世文化不高,但作为李文忠墓园的保安,关于明初这段历史,他在众多学者和专家的耳目渲染之下,也知晓许多不合常理之处。 

 “朱棣靖难成功,进了南京之后。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把朱标最小的儿子徐王降为敷惠王....” 

 “而且,让吕氏和她的儿子搬出皇宫去给朱标守陵时,太宗实录上说,敷惠王随母吕氏....” 

 注意,注意,注意.... 

 太宗实录上,并没有说随先太后,而是说随母! 

 当时的吕氏是皇太后,是朱标的合法妻子。 

 朱棣靖难反的是自已的儿子,可不是自已的大哥,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他都不能这么称呼吕氏。 

 最起码,那可是他朱棣名义上的大嫂呀! 

 而且后来,在历史上吕氏记载几乎为零...她怎么死的?何时死的? 

 史书只记载了她儿子十六岁的儿子朱允熙因为宅邸失火被烧死了,然后她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失去了任何的记录! 

 这不符合常理! 

 首先,一个堂堂的藩王,朱标的儿子,竟然能被烧死? 

 其次,朱标的合法妻子,当过大明朝皇太后的人,竟然不知所终? 

 要知道,朱棣最忌惮的可不是他们母子,而应该是那位太子朱标元妃所出,根正苗红的三爷朱允熥。 

 可三爷也是在永乐十五年,暴卒于凤阳的。 

 她们竟然死在了三爷之前? 

 朱棣恨他们多过对三爷的忌惮? 

 她们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