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九八五解剖老师
第一二七一章 投资俄罗斯石油公司(上)(第3页)
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度最有活力的东南亚地区的经济陷入萧条,世界对于石油、天然气和原料的需求急剧下降,国际原油价格从1996年10月的每桶23.5美元,降到了1998年8月的12美元左右。
随着国际能源和原材料市场价格暴跌,俄罗斯的出口骤然减少,外汇收入断崖式下跌,以外汇收入为依托发行的俄罗斯短期国债利率飙升,外国投资者和俄罗斯商业银行开始从国债市场抽身,并企图带着美元外逃,对此,俄罗斯中央银行只能徒劳的维持着外汇市场的“卢布走廊”。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在8月再次恶化,8月13日,乔治·索罗斯在伦敦的《金融时报》发表文章,“敦促”俄罗斯主动将卢布贬值15%~25%。此言一出,市场随即大乱。
由于国家外汇储备短缺,卢布贬值的压力日益增大,卢布兑美元的比价由6:1下跌到6.3:1以及短期国债收益率突破80%,政府由于无法支付巨额到期债务,总理基里延科同中央央行行长杜比宁签署了一项联合声明,宣布提高“外汇走廊”上限,将卢布与美元的比价由原来5.1至7卢布兑1美元的限制,提高到6至9.5卢布兑1美元,卢布实际贬值幅度高达50%,市场一片哗然,投资者和俄罗斯人纷纷到银行挤兑美元,抢购日用品。
谁也没料到,俄罗斯的金融体系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