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昌平帮?主观上是没有的!【尾声4】(第2页)
正式成为大明公检法系统扛把子第一人。
又是一日艳阳天。
昌平。
如今的昌平,没有城墙。
只在居庸关方向近处,建有一座兵城用于驻兵伺机策应支援居庸关。
昌平的建筑面积更大了一些。
街巷宽阔,一座座院落像饼一样摊开。
这些年下来,昌平百姓愈发的有钱了,家资丰盈,闲来无事爷们娘们便喜欢在被褥里头打牌。
加之昌平人有钱,外县的女子自然更加中意。
嫁过来的不知几何。
家家户户兜里有钱,不分家分宅子的比比皆是。
人多了。
生意便愈发的红火起来,又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昌平。
如今已经是京畿地区,乃至于整个河北地区最火热的大明旅游目的地。
天知道哪个大聪明,更是借着昌平报为昌平旅游行业打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
这么近,那么美。
闲暇到昌平。
口号一出,游人如潮。
商业街从一条变成了四条,美食区更是足足翻建了好几倍。
乐的终于升任昌平治安司司正的肖俊鹏,每日都抱着税收账本而踢开自家婆娘睡觉。
朝廷里,尤其是户部更是接连好几年屡次上奏,要求天下两京一十三省学习昌平经验。在户部看来,若是天下皆如昌平一样。
那大明必然是能如文景之治时期一般仓禀实,在外兵马皆配甲。
户部一次次喊着要推行昌平经验。
各部司衙门自然也没有落下,时不时便派人来昌平探访。
吏部考察昌平官吏治理水平和经验。
三法司观察昌平民风官态如何维持。
工部则是忙着偷偷记录昌平建筑群和基础设施建设规范。
国子监更是借着联学的名头,派了半数的五经博士轮番前来昌平驻学驻教,实际完全就是奔着偷学先进经验来的。
对此。
昌平永远都是保持着开放的态度。
而在昌平书院内,新学更是悄然如春风一般沐浴着一批批学子。
四年时间。
昌平书院再一次在教学体制上发生了改革。
经学院依旧在,这是大明科举为官的根本,目前还改不得。
而医学院则开始分设具体科目,如妇科、男科、儿科、外科等。
工学院则分设如冶炼系、矿业系、锻造系、工器系等。
其中改变最大的还是以帅嘉谟为院长的数算院。
正式改名昌平书院科学院。
下设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
当年严绍庭提出的五个猜想,也基本都被破解了。
昌平书院科学院的师生们,在这五年里基本完成了对引力、矿石熔点、金属分类以及蒸汽动力的初步探索和总结,倒是空气成分因为探索方式的落后一直没有取得有效进展。
虽然当年草草提出的五个猜想是基础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
但严绍庭还是陆续提出了新的猜想和悬赏。
这一日。
趁着艳阳天,朝中无有朝会,严绍庭早早就来到书院。
科学院院长帅嘉谟,小心翼翼的陪侍在一旁,微微躬着身子,颔首低头抱着双手,额头带着几滴渗出的汗水,脸上也尽是紧张神色。
“如……如今……生物系那边已经开始和……和医学院合作,主要……主要是有些解剖……需……需要医学院那边提供……提供……”
这位拿着月薪十两银子,有着一系列福利待遇,诸如独立住房的科学院院长帅嘉谟,几乎是说几个字就会停顿一下。
严绍庭停下了脚步,视线从前方的几名学生身上挪回到帅嘉谟身上。
他无奈的耸耸肩:“帅院长,我又不吃人,皇上来书院也还是学生的身份,不必如此惊慌失措。如今书院没有品级,若是当真奏议此事,你也能拿个六七品的官身,莫要如此小心谨慎过了头。”
今日没有经筵和日讲的小皇帝朱翊钧,跟在严绍庭身边,歪着头看向帅嘉谟这位数学院院长,瞪着大眼睛,脸上带着兴奋。
相比较于在宫里整日参加经筵和日讲,他更喜欢在昌平书院学习。
见先生如此说。
朱翊钧也适时开口:“当下朝中革新之法如雨后春笋,书院授官……朕是有考虑过的,只是此事不宜轻动,但帅院长的功绩,朕和先生都不会忘。科学院也离不开你,院长疑惑官身,都是以学问立足,朕在院长面前,那也只是个还需学习的学生罢了。”
内阁首辅和皇帝虽然都如此说了。
但帅嘉谟还是带着些紧张。
但话总算是能说通顺了。
“数学系如今一切都按照教学大纲授业,此处初学简单,越是往后越高深,非时间不可深究。倒是物理系和化学系,近年多有收获。”
提到物理系和化学系,帅嘉谟的脸上也终于是露出了一抹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