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我严绍庭一肩挑之!(第2页)

 

张居正却摇了摇头:“元辅明鉴,我虽然知道润物想做的事情,但他今日要做什么,还真不知情。”

 

说罢,张居正心中一叹。

 

原本这几年他一直在江南当差做事,心中忧急国家该如何发展。

 

可现在回来了。

 

还不等自己出力,竟然发现严绍庭比自己设想的要付诸行动的做法更为激进。

 

天爷爷啊!

 

自己就算是想要推行摊丁入亩、一体纳粮,可从来就没想过要在江南杀那么多人啊。

 

难道是自己保守了

 

原本自觉是激进派的张居正,竟然开始了自我怀疑。

 

而高拱从张居正这里没有得到答复,也是心气一落。

 

他摇了摇头:“老夫……老夫当真是看不懂如今的年轻人了。”

 

忽然。

 

他又回头看向御座上的皇帝。

 

而后一个诡异的想法,忽然在这位内阁首辅的心中生出。

 

他猛然不成体统的将张居正拉到自己身边,两人几乎是身子贴在了一起。

 

高拱压着嗓子,用只有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开口说道:“你觉得……他是不是想圣哲归王,万罪归己!”

 

张居正神色一变。

 

抬头,双目诧异的看向高拱。

 

高拱却愈发觉得自己猜的没错:“皇上是他一手教出来的,甚至可以是说他一手带大的,老夫常常听闻,他家无忧比之皇上,在他身边逗留的时间还要少。此般孺慕之情,他恐怕是不忍圣名受辱蒙尘。”

 

张居正脸色怪异,紧抿着嘴。

 

高拱则是深吸一口气:“合该是如此了,他一手带大、一手教出来的,定然是寄予厚望,大明盛世惟系于今上。革新之变,万千骂名,他严绍庭必然是早就想好了要一肩挑之!”

 

万千骂名,他严绍庭一肩挑之

 

张居正心头震动。

 

虽然高拱乃是窃窃私语。

 

可此等言语里,却又包含了何等大的志气和决心。

 

若严绍庭当真如此……

 

张居正眼神中出现了一丝波澜。

 

若当真如此,那他张太岳当真是此生不如严润物太甚矣!

 

就在两人商议揣测之际。

 

严绍庭已经是手拿青菜豆苗安步走了回来。

 

他手上拿着东西也没有遮掩,人人都可以看到。

这是要作甚

 

众人生疑。

 

而严绍庭则是一直走回皇极门下,招手示意冯保搬来一只案几,将青菜豆苗放置其上。

 

随后严绍庭便挥手指向二物。

 

“自隆庆二年,本官受命教习昔日陛下,授农事,陛下聪睿勤勉,自此岁岁亲耕文华殿,岁有收成,稼苗葱郁,五谷丰登。”

 

“数分不至于亩地,可食宫中数十人不饥。”

 

“我大明朝田亩数百万顷,何以自太祖高皇帝时,不可使天下黎庶尽饱腹”

 

严绍庭面色清冷:“本官近年治学,思来想去,此问所答,惟人欲不足,贪心有余!地本可饱腹天下,百姓却流连失所,食不果腹,皆士绅大户豪强贪得无厌,伤民富己,夺民之米,窃国之财。上下皆贫,惟中户富足无虞。”

 

“天下没有这个道理,也不该有这样的事情!”

 

已经有了几分猜测的高拱和张居正,面色难看。

 

而上方,坐在皇极门下皇台御座上的小皇帝朱翊钧,则是瞪大双眼。

 

小皇帝紧紧的盯着前方案几上的青菜和豆苗。

 

那是自己今年开春后亲手种的!

 

今日上朝前,吃的也是那块地种出来的青菜!

 

虽然早已没了几年前自己一开始品尝自己种出来的粮食庄稼时的喜悦和那股不可言说的美味,但自己依旧觉得满足心安。

 

严绍庭则已经话锋转变,神色肃穆。

 

“大明的革新变法,可以说是浩浩荡荡。”

 

这是定语了。

 

他在提论变法。

 

众人神色凝重。

 

而严绍庭的声音,则是持续不断的传来。

 

“每个人都身处洪流之中。期间,有许多人凭着自身的努力,或者说……幸运,站在了潮头之上。”

 

“这潮头之上是风光无限,诱惑无限,也风险无限,就看你们如何把握了。”

 

“看未来,远不如看过去要来的清楚。”

 

“激昂和困惑,交织在每个人的心头。”

 

“所以说,要留一份敬畏在心中。”

 

“看别的可以模糊……”

 

“但看底线一定要清楚!”

 

长叹一声。

 

声音里满是沉重。

 

严绍庭手掌按在案几上,掌下乃是青菜豆苗此等寻常之物。

 

他又说道:“千万不要跟国法作对,只有这样,不论是做官还是为民,才可以活得踏实,过得安心。”

 

这四年里。

 

他一直在昌平书院内心自问。

 

大明朝到底为什么会是这般模样,又该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