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滚滚人头,求饶晚矣!(第2页)

 

秦鸣雷见终于逼着王本固表了态,脸上一喜。

 

他要的其实就是王本固入伙下场,至于法子什么的倒是无所谓。

 

中枢便是大军南下又能如何

 

当真敢将江南人杀光

 

不过王本固作为南京吏部尚书,现在当众表了态。

 

秦鸣雷亦是笑着拱手道:“子民公英明,既然子民公拿了法子,我等这便去办,总不能再如现在这般袖手旁观,坐等天兵驾到。”

 

王本固捏过头,心中却有些沉闷,只能闷声道:“有子豫公操事,自然无虞。”

 

说完后。

 

王本固心头又有些异样,总觉得这事怕是要弄不好的。

 

不过江南这边。

 

很快也随之动作了起来。

 

在镇远侯顾寰带着八万京营官兵直扑而来,俞大猷、谭纶等人奉命南下。

 

首先就是在一个大晴夜,坐落在玄武湖中的黄册库烧起了一把大火,熊熊烈火烧了整整一夜。即便是整座黄册库都轰然垮塌,已经化为废墟,余火还在地上烧着,就连玄武湖的水温都好似滚烫了几分。

 

而后就是各地府、县的库房接连失火。

 

最后就连两淮盐场也开始莫名的出现火情。

 

好似今年大明朝的江南招惹了祝融一般,火情接连不断。

 

随后就是民间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流言蜚语传出。

 

皇帝似乎已经驾崩的消息也终于是流传了出来,加之京畿禁严,流言已经开始往皇权更迭动荡、京师大乱的方向发展。

 

地方上愈发的乱了起来。

 

首当其冲就是民间出现了中枢横生奸佞祸国的声音,直指中枢内阁和六部五寺九卿大员们。

 

然后就是江南士林开始流传着,这是皇家不休仁德所致。

 

总之,整个江南几乎是在眨眼间的功夫里,就已经变得乱作一团,隐隐有揭竿而起的迹象。

 

就差有人当众喊出北伐清君侧的口号了。

 

……

 

苏州府。

 

常熟县。

 

因是昔年虞姬故里,此地又称虞城,有山坐落在虞城西侧,名曰虞山。

 

近日大概是因为江南的火情太多了些,上苍察觉许是祝融侵犯人间,便降下了连日的小雨。

 

火情倒是立时结束。

 

这一日。

 

一张油纸伞遮掩着天降的小雨,自常熟县城没入虞山之中。

 

伞下,是一袭斗牛袍服,披着殷红的披风。

 

皂面白底的官靴踩在山涧小道上,惹得浅浅的积水坑里泛起一圈圈涟漪。

 

雨水淅沥沥的落下,垂在山涧树梢枝头上,而后又滴滴答答的砸在伞面上。

 

油纸伞跨过一座石桥,停在了一座山门前。

徐文璧抬头越过伞面,看向前面的山门。

 

山门上悬着前唐亨通九年唐懿宗亲笔御赐的兴福禅寺匾额。

 

如今已经是大明税司衙门掌印官、总督税兵各营的徐文璧,脸上带着从容和平静。

 

一名身着饕餮服的税兵百户官从角落里劈雨而过,到了徐文璧身后。

 

“回禀督台,已经查明,那人正在禅寺中。”

 

徐文璧嗯了声,侧目看向左右。

 

在见不到的地方,茂密的山林中传来了一声动静,灌木林木晃动。

 

他开口道:“城中如何”

 

百户官回道:“咱们一个千户所进了城,已经和锦衣卫的弟兄将县衙及县库都拿下了。至于那人家中,去了一整个百户所的人。”

 

徐文璧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而后好整以暇的看向唐懿宗亲笔的匾额,轻声说道:“本官这些年久在江南,便时常听闻这兴福禅寺的素面颇为可口,也不知今日能否得以品尝一番。”

 

身着大明税司衙门特有官服饕餮服的百户官脸上也露出笑容:“督台想吃,定然是能吃上的。属下这就去安排。”

 

徐文璧点点头:“去吧,莫要和在营中时一般粗鄙,好生些说话。”

 

百户官应了声,转眼便再次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徐文璧则是继续抬起脚步,走进这座坐落在虞山之中的兴福禅寺。

 

未几。

 

他便已经到了一处坐落在禅寺里半山腰位置的亭子里。

 

先前奉命办事的百户官此刻正站在亭外,而在亭中的石桌上,则已经放好了一碗撒着些许小葱,冒着热气的素面。

 

而在另一侧。

 

却又端坐着一人。

 

徐文璧带着一抹笑意走进亭中,看向对方,也不做声,只是拱手行了一礼,便坐下端起面碗,手拿筷子吃了起来。

 

虽然此地乃是禅院,碗中也是素面。

 

但徐文璧却吃的动静很大。

 

吸溜溜的吃着面喝着汤,毫无顾忌。

 

等到一整碗的面尽数入了肚,徐文璧端着碗一仰头,便将最后一点面汤灌入嘴里,顺入腹中。

 

吃的干干净净之后。

 

徐文璧才将碗筷放下,张着嘴长出一口热气。

 

而后他便目光定定的看向面前那人。

 

一直平静注视着徐文璧吃完一整碗素面的严讷,不由一叹。

 

“督台当真要赶尽杀绝不留情面”

 

徐文璧看着面前已经被罢官多年的原礼部尚书严讷,嘴角一扬,咧着嘴道:“本官近来许是做事太多了些,也饿的紧,总有些吃不饱。”

 

严讷神色黯然了几分:“江南财税甲天下,国帑泰半取自江南。如今天降祝融,各地火情不断,民怨四起,士林震荡,该是朝廷降下仁政之时。”

 

徐文璧却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根细细的牙签,毫无形象的剔牙:“说来本官当年在京顽劣,从了戚帅帐下,这才走了时运执掌一方。如今中枢也有旨意,当真是好事,竟然是升了税兵衙门为税司衙门,本官帐下如今的税兵竟然也有两万按照我家长辈们的说法,我们英国公府这一脉,当真是沐浴皇恩深厚,得了恩自然是要为大明效死力,便是如忠武先祖、忠烈先祖一般,为国捐躯也是值了!”

 

严讷目光一沉,藏在袖中的双手紧紧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