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窃国者严氏子!
我叫朱翊钧。
大明已故嘉靖皇帝是我的皇祖父,今上隆庆皇帝是我父皇。
从小,我就被所有人围着转,享受着锦衣玉食。
后来我多了一个师傅。
是皇祖父和父皇为我选定的。
师傅和其他人都不同。
虽然我小,但我不是傻子。
其他人看着我的时候,眼里透着一种让我很不舒服的神色。
唯有师傅,他没有和那些人一样变着法的讨好我,而是时不时变着法的让我去了解这个世界。
我知道了紫禁城外都有什么,知道了我大明百姓的疾苦,更知道四时五节,五谷丰登究竟是怎么来的。
说起来。
我在昌平亲自种的红薯,快要到成熟的季节了。
今年我多追了肥,想来定会有个好收成。
到时候。
又可以吃自己亲手种出来,亲手烤出来的甜滋滋的红薯了。
被严绍庭牵着手走出午门的朱翊钧,仰着头看向这几年悄无声息开始蓄须的师傅,而后扭头看向午门外那一个个穿着红衣裳、青衣裳、绿衣裳的人。
朱翊钧眉头微皱。
前些日子自己还在昌平书院跟着师傅学习新学,正在研究火炮威力和火药、炮管等相关物件的关系。
忽然宫里便来了消息,将自己带回慈庆宫。
然后自己才知道,原来是父皇生病了。
昨夜乾清宫那把火,似乎有些不对劲,但自己却又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还得要寻个机会问一问师傅。
不过……
今天冯大伴带着人来慈庆宫的时候,虽然言语之间有些含糊,但似乎又在透漏着些什么。
似乎是自己可能将要替大明当家做主了
虽然自小聪慧多智。
但朱翊钧到底还是不明白生老病死的根本。
他反向抓紧了严绍庭的手,目光直直的看着眼前那一张张陌生的面孔。
如果真要是自己能当家做主的话。
那就得让严师傅管着这里的所有人!
嗯!
这样自己就可以继续学习新学,继续去种红薯了。
朱翊钧心里默默的想着。
而在旁人眼里。
他们大明朝的皇太子,东宫储君,对远离朝堂四年之久的严绍庭,竟然有着如此深厚的依赖。
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高拱心头莫名的烦躁起来。
而严绍庭却已经牵着朱翊钧,站在了这些人面前。
远离朝堂四年,但自己并不是完完全全消失在这些人眼前。逢年过节,皇帝的圣寿节,总是要来京中与朝臣们一同上贺本的。
他看着眼前一个个的人。
高拱老了一些,袁炜到底还是离开了朝堂。
赵贞吉和胡宗宪两人神色有些疲倦,如今朝堂之上,新政所急之事,便是钱粮和军伍。
至于高仪,倒多了几分养气功夫。
而六部的堂官们,有老面孔,也有新面孔。
这才是中枢朝堂之上的正常运转模式。
旧人不去,何来新人
站定之后,严绍庭神色默然。
高仪率先开口:“严少保……为何你从宫中而出”
这个疑问,已经盘桓在众人心头好一阵了。
他们自昨夜得知宫中失火,便急急忙赶到午门外,到现在都没有见到皇帝,可偏偏严绍庭这么个已经离开朝堂的人竟然是从宫里牵着太子一同出来的。
然而不等严绍庭开口。
朱翊钧却是出乎意料的抢先说话:“是我父皇传召严师傅入宫的!”
高仪神色一愣:“殿下……”
严绍庭脸上闪过一丝笑容:“确如殿下所言,还请高阁老明晓。”
而如今的礼部右侍郎陆树声,则是声音带着些挑动道:“少保受陛下信赖有加,昨夜宫中失火,我等闻讯而至,却始终不得陛下召见。却不想……少保远在昌平,竟能先得陛下传召。只是宫闱失火,乃天家大事,亦是朝堂大事,不知少保能否为我等解惑,此刻宫中到底是何形势陛下圣体又当如何”
自己已经在礼部右侍郎的位子上待了许久了。
可偏偏这四年,礼部尚书的位子一直空悬。
原因很简单。
礼部尚书的位子,就是当初严绍庭辞官的时候,皇帝特意为其保留的。
就因为他,而空悬四年,倒是朝堂之上谁也别想坐上礼部尚书的位子。
若不是因为严绍庭。
自己或许早就是礼部尚书了!
一旦坐上六部尚书的位子,自己自然能好生运作,寻机入阁。
更不要说清流旧党和严家过往的关系。
陆树声天然就对严绍庭有着一份敌视存在。
在场众人自然也听得出陆树声这位礼部右侍郎话里的意思。
无非是在挑动在场的文武和严绍庭。
他们从昨夜闻讯之后便等在这午门外,反倒是严绍庭离开朝堂数年,却能比他们还要先一步见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