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世蕃教子,少保宗师!(第3页)

 

“废物玩意,老子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没出息的,哄自己媳妇儿都不会……”

 

从北京城到昌平的一路上。

 

严绍庭就没少挨严世蕃的骂。

 

天知道这老小子是不是在借题发挥,公报私仇。

 

马车进了昌平停在书院前,严绍庭就再也忍不了被骂的狗血喷头,一溜烟就窜了出去。

 

丝毫不给严世蕃继续开骂的机会,就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严世蕃只能是对着空气骂了几句,然后回头看到自己准备的东西已经不见,这才乐呵呵的嘿嘿一笑。

 

“还算不是真傻。”

 

“跑的这么快,倒是有老子当年几分风范。”

 

一夜无语。

 

翌日。

 

随着京城里的消息传出来,由那些返校的学生和如今络绎不绝的游客带入昌平。

 

严绍庭加封太子少保,升任礼部尚书的消息,也在昌平迅速传开。

 

伴随着严绍庭新增严少保、严尚书、严礼部这几个称呼,是有关于他的国家论,和他在文华殿上所说的几句话,一同在书院传开。

 

“少保昨日圣前所说的,以德凝力,以力护德之言,当真令人发醒。”

 

“我大明朝就该文武并重,绝不可和少保说的那样,大明和人一样因为尚文或黩武而变得缺胳膊少腿。”

 

“对对对!少保大义啊!”

 

“大明的武人还是太少了,懂得圣贤书道理的武人更少,我如今都想弃笔从武,投身军伍。”

 

“唐以前,历朝历代,实则皆不分文武,为臣者哪个不是出将入相,能位列高台,哪个不是文武双全”

 

“如今河套、阴山设镇,筑城、修墙、建堡,正是用人之际。我昌平书院工学院当投身其中,为新边建设加快速度。经学院、数算院、农学院、医学院,亦该派人前往,使得新边早日稳固,所迁移百姓能早日安稳生产!”

 

书院里。

 

虽然早已划分不同的分院,但每日都会留出足够的时间让这些人去讨论学问,相互切磋交流。

 

一帮即将毕业的学生们,已经开始鼓动着人们去往新边。

 

但很快就有人提醒道:“我等不可妄议朝政,莫要被先生们听去了,到时候又要罚抄校训……”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闭嘴。

 

昌平书院有校训,虽然不多,只有二百来字。

 

但架不住先生们每次找到犯错的学生,动辄就是默写校训十遍二十遍的。

 

于是话题很快里发生了转变。

 

“要我说,少保昨日那半首不到的词,才是最要紧的,咱们寻了机会,可得让少保给补全了。”

 

“对!这个要紧!这等风雅之事,却不能成了遗憾。”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写的好啊!是真的好!大概就是因为少保去了一趟边关,走了一遭阴山,方才能写出这等豪气云天的词来!”

 

“寥寥数笔,就已尽数勾勒北地风光,这等功力,多年未见了。”

 

“这让在下不由想到,前宋数百年,怕是都没人能写出这等词来!”

 

唐诗宋词。

 

唐朝诗文最佳,宋朝词篇最优。

 

有人便不解道:“学长为何如此说”

 

周围明白的人顿时一阵哈哈大笑。

 

“因为前宋无人能见长城内外啊!”

 

哄堂大笑。

 

学生们调侃完前宋后,便不由发出感叹。

 

“真想能见到这首词补全。”

 

“旁的不敢说,少保若是能将这首词补全,那就不是少保了。”

 

“……”

 

“那少保能是什么”

 

“若能补全,仅凭这一首词,少保便可独成一家!入词道宗师!”

 

…………

 

月票月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