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朕欲新政,今朝始尔!

 第475章 朕欲新政,今朝始尔!

 大多数的人,都是记吃不记打的。

 但这句话放在锦衣卫诏狱,那就要调换一下了。

 于是。

 等到正月初一正午过后。

 西苑万寿宫的案头上,就已经静静的摆放了一道刚从诏狱中发出的奏疏密报。

 皇帝今日未能早起,昨夜先是在严家看了一场盛大的烟秀,皇帝觉得等今年圣寿节的时候,宫里内帑充裕也该办一场。

 而后又在严家进了些甜食,方才在子时三刻左右去了裕王府。

 对于皇帝老子的忽然驾到,裕王府显然也没有准备,匆匆忙忙阖府上下也只能是尽力应对着。

 倒是皇帝没什么意见,只顾着抱着自家的好孙儿说话。孩子还小,也不懂的如何和皇帝爷爷应对,只是阿巴阿巴的胡乱说着孩童之语。便就是如此,却也是让皇帝龙颜大悦,只觉得自家的孙儿却是要比严家的重孙儿更乖顺可爱些。

 然后就是皇帝大手一挥,内帑拨付钱粮珍玩书画古籍等等,林林总总也不少于十万两,便赏给了裕王府。

 游玩一夜,皇帝方才乘兴而归。

 这时候锦衣卫的密报送到万寿宫,正好是嘉靖刚刚在内殿用完斋饭,诵完经文,顺带着打了一套养生拳后。

 吕芳和黄锦两人小心的伺候着皇帝到了前殿。

 嘉靖一眼就瞄到了御桌上的奏本密报。

 朝廷体制,地方上的官员奏疏皆入通政使筛选,转送内阁或各部。唯有京中官员及皇命特许之官员可奏疏直送内阁及内廷。

 而密奏,则是少之又少的地方和官员可以使用了。

 凡是密奏,基本也都是天大的事情。

 嘉靖眯着眼:“何处送来的密奏”

 吕芳回道:“是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朱七。”

 “朱七”

 嘉靖脸上有些疑惑,似乎是在回想着有关于朱七的记忆,而后好奇道:“朕记着,他年前是带着人随严绍庭一同南下的。怎么这时候会有密奏,难道是南边又出了什么事”

 江南干系重大,引为国家财税重地。

 莫不是如此,自己也不会准允严绍庭建三千忠勇营。

 其意如何会是让他去清剿白莲教逆党,这等逆党自有地方官府去处理。三千忠勇营,所为的就是让严绍庭在那边的时候能有个可信的依仗,真到了艰难之时,也能有个震慑江南宵小的利器。

 也正因如此,嘉靖这时候才有些好奇,语气中也多了些忧虑。

 要是有三千忠勇营在,南边还能出事,让朱七不得不密奏京师,那就说明江南的事情大抵是恶变了。

 吕芳则是嘴角动了动,而后才小声解释:“朱七是从京师锦衣卫衙门里送来的密奏,非是从南京那边。”

 嘉靖这下子顿感好奇:“他怎么跑回来了”

 吕芳看了眼黄锦,由后者伺候着皇帝坐在了殿前御座上。而他,则是到了御桌前,将密奏奉到皇帝手中。

 而后吕芳才说:“昨日傍晚入城回来的,是藏匿了行踪,了七日功夫从徐州快马赶回的。”

 听到这话,嘉靖目光一闪即逝。

 徐州至北京,千五百里路程,七日赶回,一日便要走上二百多里路,还是在这等大寒隆冬时节。

 这就是有大事发生了。

 嘉靖看向吕芳,目光也已沉下:“有不法”

 吕芳点点头,语气愈发小声谨慎:“出在两淮盐司,或与华亭有关。”

 华亭,如今已经成了徐阶一家的指代名词了。

 嘉靖的脸上再无昨夜一整夜游玩在外的好情绪,眼神微有些阴沉:“朕记着两淮盐司新官乃是自鄢懋卿之后,由严嵩推举而上。”

 吕芳当即解释:“两淮盐司新官,却也亦是出自松江……”

 这就解释清楚了皇帝的疑惑。

 嘉靖态度不明的哼哼了一声,随后才终于打开手上的密奏。

 吕芳和黄锦两人对视一眼,皆是默默无语,恭顺颔首伺候在一旁。

 不多时。

 嘭的一声。

 嘉靖已是满脸愤怒的将密奏扔在了御桌上,脸色极其难看。

 “主子爷。”

 吕芳和黄锦两人同时开口。

 “便是出了事,还请主子爷息怒,龙体为重。”

 嘉靖却是不管,脸色愈发阴沉:“好一个两淮盐司新官!好一个松江华亭!好一个枉顾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