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汪洋大海般的账目

 第434章 汪洋大海般的账目

 王锡爵穿着件锦缎长衫,领着估摸有十五六个人,隔着水池朝着临风轩这边躬身作揖。

 而刚刚熬了半天,主动开口入坑的张居正和海瑞两人,立马闭上了嘴,目光移了过来。

 只是一眼。

 张居正看完后,便立马转过头看向已经站起身双手抚榄的严绍庭,心中却是生出一丝诧异和惊叹。

 原因无他。

 在水池对面,王锡爵身后的那十五六个人,其身份很好分辨。

 虽然这些人身上穿着的衣物色泽不同。

 但制式却都一样,同样的布衣衫,同样的包巾,同样的皂面白色靴。

 看到这里。

 这些人的身份便已经呼之欲出了。

 尽都是这南京城里的的公门胥吏。

 然而。

 真正让张居正惊叹和佩服的,却是他猜出了这些人的真正身份。

 必然是那些因为严绍庭当初在朝中所提待官生保送制下,眼看科举无望,只能委身公门,以期九年任满从而获得出身和官身的秀才举子们!

 毫无疑问。

 在明知南京城的官员基本都会与自己敌对或者观望的情况下,严绍庭定然是早就想到了这些人的存在!

 胥吏虽小,人微言轻。

 在公门里,更是每日都要受那些官员指派。

 可不要忘了。

 官府之中,可以没有真正的命官,却绝不能少了这些平日里看着不起眼的小吏。

 难道他当初就已经料到了今日

 望着站在凭栏后,已经开始朝着水池那一头招手的严绍庭后背。

 张居正的心中不由的生出了一丝猜测和审视。

 若当真如此的话,他对严绍庭的评价只怕还要再加上一个深谋远虑了。

 或者用更直白一点的话说。

 年纪轻轻的严绍庭早已老谋深算,心思深重。

 这样的人,轻易不可为敌。

 越是如此想,张居正便越发肯定,这一步棋定然是严绍庭当初在朝中提出待官生保送制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的。

 唯有如此。

 才能解释,他当初为何会偏偏借着当时的事情,又拿裕王爷说事,将这件事情给推行下来的。

 须知道。

 虽然待官生的事情朝廷已经定下并推行地方,但这样的事情说到底还是需要时间一点点去转变的。

 毕竟朝廷和地方官府,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将地方官府衙门里的胥吏给统统拿下问罪,亦或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让新人全盘接手。

 也正是因此。

 如今地方府县衙门里,以待官生身份进入公门的秀才举子并不是太多,甚至可以说在偏远地区这件事情基本都是无人知晓的。

 但是唯有两京。

 北京,南京。

 一座京师,一座陪都,却因为属于中枢的缘故,各部司衙门可以大规模的更换胥吏,录用以待官生身份进入官府衙门的秀才举人。

 他定然是早就料到了今日。

 也早就谋划好了要南下为官,便早早的提出了这件事,好在今日有这些人能前来为他助力!

 张居正目光深深的盯着严绍庭的后背,心中却已经是掀起轩然大波,久久不能平息。

 只不过。

 作为当事人的严绍庭,却全然不知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张居正竟然已经自行在脑补出了一场图谋许久的算计。

 他看着已经领人绕过水池,走到跟前的王锡爵,面露笑容:“是不是今日刚刚入城不久”

 问完了话,严绍庭这才面带笑意的扫向王锡爵身后的那十几个南京各部司衙门的待官生胥吏。

 王锡爵笑了笑,双臂举起插手抱拳,然后弯腰躬身作揖。

 “学生估摸着一个时辰前刚渡江入城的,在户部衙门办好了朝廷交代的差事后,便联络了这些师兄弟,一并过来拜见恩师。”

 随着王锡爵开口解释。

 在他身后的那十几名胥吏,不论年纪长幼,纷纷亦如王锡爵一样抱拳拱手作揖。

 “学生拜见恩师!”

 见到这些人纷纷以学生自称,张居正双眼瞪大,放在腿上的手接连拍着大腿。

 自己就是没有猜错!

 这一切都是严绍庭早就计划好的!

 而严绍庭见这些人也如王锡爵一样,称呼自己为恩师,倒也没有言语推辞。

 若不是自己在老道长跟前奏请朝廷施行待官生保送制。

 依着这些人在经学上的本事,基本也是无望仕途的。

 自己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一条不同的路。

 虽然有那九年煎熬,可到底是一个正经出路。

 算起来,恩师二字自然是当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