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谁反对谁就是天下人的敌人(第2页)

 而且因为这些人本来就是有功名的。

 即便这些人不曾科举高中就能在期满之后获得官身,也不会受到朝中那些正经科举入仕官员的排挤。

 至多……

 不过是这些人入了仕途有了官身之后,上限有限,很有可能一县县令就是这些人将来能取得的最高位。

 亦或是在地方府衙做佐贰官。

 张居正心中不由默默一叹。

 不论这件事情到底能不能成。

 今天严绍庭在万寿宫奏对的内容,必然会传扬出去。

 到时候,天下功名之辈就得认下严绍庭这个恩人。

 这个给他们开仕途之路的恩人。

 而外面那些在午门前聚众静坐的官员们,也得要感谢严绍庭。

 因为严绍庭至少明面上,是旗帜鲜明的站在朝堂命官一方的。

 好处全都叫严绍庭给占去了

 张居正有些无奈。

 而同样的。

 嘉靖此刻心中并不是在思考严绍庭所提的待官生保送制度,究竟是否可行。

 而亦如张居正一般,在思考着严绍庭在这件事情上所产生的影响。

 自己前不久才应允了徐阶所请,顺势让李春芳入阁,本就是为了用来平衡内阁和朝廷局势。

 若现在又让严绍庭得了这个天大的好处

 严家即便不结党,可在天下官员心中,却始终还是欠了一个大大的人情。

 哪怕嘉靖此刻心中清楚。

 严绍庭所提出来的办法,暂时确确实实是可行,是可以缓解朝堂命官和官府胥吏衙役矛盾的法子。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地方士绅豪强把持地方权柄的法子。

 但……

 或许这小子只是单纯的考虑解决办法。

 但朕!

 嘉靖目光微微一缩。

 自己需要考虑的却很多!

 而这个时候,徐阶也刚好从午门那边赶到了万寿宫。

 徐阶的身影出现在内殿门口。

 他眉头皱紧。

 徐阶发誓,自己用屁股想,都知道今日被传召入宫的严绍庭,还在今天所发生的这件事情上站在朝堂百官一方。 因为这是收益最大的选择。朝堂命官的权柄必须要保证。

 但是……

 徐阶目光闪烁。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自己却必须要反对严绍庭所提出的谏言。

 事情到这一步。

 已经由不得自己去思考什么选择是正确的。

 必须要为了反对而反对。

 然而。

 就在徐阶站在内殿门口,将要开口请陛见的时候。

 内殿里。

 严绍庭已经从袖中取出一份题本。

 “皇上。”

 “此乃微臣于昌平书院,与昌平书院山长就近来昌平报所刊登文章,展开的讨论。”

 三郎对命官胥吏之事也有话

 嘉靖闻言之余,眉头微微一动。

 他想到了那个被自己安排在昌平书院做山长的儿子。

 而在内殿门外。

 徐阶一时心中一动。

 裕王也表态了

 他会是什么态度

 内殿。

 嘉靖拍了拍凭几扶手,淡淡开口:“你与朱载坖都说了些什么”

 这厢。

 吕芳已经是上前,自严绍庭手中取走题本,送到了皇帝跟前。

 严绍庭则是开口道:“回禀皇上,初时乃是因昌平报刊登《国朝胥吏衙役考察报告》文章,而引发朝野议论,纷纷投稿刊登昌平报,导致各方议论,众说纷纭。

 “臣与山长居书院,闲暇之余阅览各方文章,因而略有见解。

 “山长以为,胥吏之害不可不防,我中原王朝自古便有皇权不下乡之说,如今我朝国祚已有二百年,正是革故鼎新之际。

 若我朝不欲如前朝,则皇权必当稳固,下至乡野,以皇恩抚育黎庶。”

 说话间,严绍庭脸色不改。

 因为这些话,确确实实就是从裕王朱载坖嘴里说出来的。

 他作为老道长的儿子,几乎是无可争议的下一任大明皇帝,朱载坖的态度显而易见。

 他又岂会纵容地方权柄被那些胥吏衙役把持,而致使朝廷钦点的官府正印命官无能为力。

 嘉靖却是皱眉道:“这又与你所说的待官生保送制有何干系”

 待官生保送制

 这又是什么

 难道是严绍庭今日圣前奏对提出来的

 殿门外,徐阶眉头愈发皱紧,心中犹如猫抓的一样,好奇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