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这是不是祥瑞朕还不知道吗?(第2页)

 徐阶却是满脸黑线。

 有辱斯文啊!

 有辱斯文!

 今日之遭遇,属实乃是奇耻大辱!

 而在这连天的屁声中。

 徐渭则是高声道:“红薯亩产,一十五石又七十六斤十四两六钱!”

 忽的。

 整个红薯地旁都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傻傻的看向了刚刚报出红薯亩产数量的徐渭。

 近十六石的亩产

 天爷爷啊!

 就是南边最最好的一等水浇地,亩产也不过三四石吧。

 这北地随随便便一种,就能是南方一等地四倍的产量!

 天爷爷啊!

 于是。

 在一片括约肌下意识松动下,又是接连成串的屁声响起。

 昌平的风。

 充满了红薯的气息。

 不过幸运的是,风不曾停下。

 空气。

 也很快恢复了正常。

 就连本来吃饱了准备到处溜达溜达消食的嘉靖,也是愣在了原地。

 他想到过红薯的高产。

 但接近十六石的亩产!

 这是他从未敢设想过的。

 宗社有灵!

 上苍庇佑!

 大明盛世!

 一瞬间,嘉靖便已经是满脸涨红,回头瞪大双眼:“徐渭,你再说一遍!”

 徐渭有些意外皇帝竟然能记得自己的名字。

 但他还是很快就举起手中记录着红薯亩产的纸张。

 徐渭满脸笑容的大喊着。

 “回禀陛下!” “昌平所种红薯,亩产一十五石又七十六斤十四两六钱!”

 同样的数字,再一次从徐渭的嘴里发出。这一次,给予了人们更大的冲击。

 红薯的亩产已经确认无误了。

 嘉靖只觉得自己这辈子的皇帝生涯已经可以说是完美无缺了,他连接好几步走到了徐渭面前,而后伸手将那张记录着红薯亩产量的纸拿到手中。

 “一十五石又七十六斤十四两六钱!”

 嘉靖一个字一个字的念出来。

 最后,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在众人的注视下,嘉靖大喝一声。

 “彩!”

 吕芳当即躬身,抬起头是满脸掩不住的喜色:“主子爷,大喜啊!这红薯亩产近十六石,可谓是上苍给予我大明的祥瑞之物!一旦天下间的地都种上,我大明朝的百姓就再也不用饿着肚子了!”

 不用饿肚子。

 这是一个中原百姓亘古追求的理想世界。

 亩产十六石,意味着什么,没有人不清楚。

 哪怕是稳重如吕芳。

 在此刻见到皇帝如此兴奋,也已经是下意识脱口而出将红薯冠之以祥瑞之名。

 然而。

 吕芳此言一出。

 却是明晃晃的刺痛了在场的某些人。

 严绍庭更是目光一沉。

 而礼部尚书严讷却是当即出声:“陛下,红薯亩产十五石多,确为世间罕见之物,臣等此前也从未听闻过有之。只是若如吕公公所言,加之以祥瑞之名,却也有失妥当。”

 吕芳却是不管。

 他目光一凝,顿时就看向了这位礼部尚书。

 吕芳皱眉开口道:“严尚书,这红薯亩产近十六石,乃是今日我等有目共睹,严尚书今日更是也挖了不少红薯,难道此等高产粮食,也称不上祥瑞吗

 这红薯一旦推广开来种植,此不是能立时让我朝无数百姓吃饱肚子若如此还不能被称之为祥瑞,天底下难道还能有比红薯更高产的粮食吗”

 自己可是堂堂司礼监掌印太监。

 也是被称之为内相的人物。

 这个严讷,竟然当众反驳自己的话。

 严讷正要开口,为自己的话解释。

 但徐阶却是轻咳了一声。

 在严讷目光疑惑中,徐阶面带笑容的躬身走上前,到了皇帝面前不远处。

 “陛下,今日获此高产红薯,臣为陛下贺!”

 徐阶好似确实是在恭贺皇帝,获得了一个新的高产粮食一样。

 嘉靖亦是笑着点点头。

 但是下一秒。

 徐阶却是话锋一转:“只是祥瑞一说,臣亦以为不可言。前番有红薯此物自海外得来,严宾客便亲口有言不可言及祥瑞,臣还记得那一日严宾客所说的话是……此物本就在海外,只是过往不为我中原人知晓,如今得来也是合该我中原人有之。”

 说完之后,徐阶侧目带着笑脸看向了严绍庭。

 严绍庭心中念头流转,却也是点头道:“下官上一次确实如此说过,而且……”

 只是不等他话说完。

 徐阶便插嘴道:“严宾客亦有明证,此物不可言祥瑞。而且,臣今日劳作此间红薯地,而后更得陛下所赐食用诸多红薯做出的食物,食用之后上下通气,实乃……有辱斯文,亦不可称之为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