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吕奉先一世浮生若梦

第264章 绝不可能!(第3页)

 

“有何不可啊?”吕逸急了,“实在不行,我愿执弟子礼!”

 

吕逸两眼放光,委屈巴巴,说到这句,已经是绝大的诚意了。

 

荀彧不禁为之动容,却也只是动容而已,他极为坚定地摇了摇头,“不是世安兄诚意不够,而是...”

 

“你直说,什么条件你随便开,我吕逸但凡皱一下眉头,都算不上求贤若渴!”吕逸急赤白脸的说道。

 

“奉孝虽有大才,但毕竟年幼,今年不过十四,尚未及冠,你这合适吗?”荀彧无奈地说道。

 

“怎么不合适...”吕逸一听这个,顿时愣了,“我今年也才十五啊!”

 

“我师弟子龙!想必鸿飞兄也跟先生说过!”

 

吕逸觉得光拿自己举例子说服力不是很够,又想起了赵云。

 

“年方十二啊,已经屡建功勋,更单枪匹马杀透黄巾军大营数次!”吕逸认真地说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奉孝虽然年轻,但比起那些尸位素餐的老朽,如同云泥之别啊!”

 

荀彧没想到,吕逸这里一群人,竟然绝大多数都是未及弱冠的少年。

 

无奈之下,长叹一声,又道,“你们都是武将!奉孝是个书生!”

 

“啊呀,我们一向敬仰博学多才的书生,这时候分什么文武,都是好兄弟!”吕逸诚恳地说道。

 

“在下的意思是,你们皮糙肉厚,身体强壮!”荀彧见他会错了意,赶紧说道,“奉孝先天体弱,不瞒你说,正是因为你的抱负,才绝不可能让奉孝跟你走!”

 

顿了一顿,荀彧若有所指地说道,“即便他自己愿意,也不可能!”

 

“为啥啊?”吕逸一听他拒绝得这么斩钉截铁,顿时心里极为难过。

 

“我的抱负哪里有错?”吕逸急道。

 

“你志在平定胡虏,远征塞北,不仅没错,还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伟业丰功,在下心里极为敬佩,这也是荀家愿意鼎力相助的根本原因!”荀彧认真地说道。

 

“即便无关利益,为了大汉,荀家...不!至少是在下!也愿意助吕将军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