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暗流涌动
退朝之后,武植便以朝廷的名义下发了指令,并派出信使将指令传往西北各路的官员。
西夏兴庆府内,武松收到了自家大哥的指令,面色大喜。他立即赶往京兆府,召集了西北各路的文武官员,开始着手组建西北都护府。
与此同时,宗泽已启程南下,前往江南主持江南都护府事务。他带着武植的嘱托,决心在江南彻底推行新政,改变江南的税收格局。
随着西北都护府的成立,以及王进、刘仲武、钱即、郭逢、花荣、呼延灼、卢俊义等将领职位的任命,武植在朝中的权势和势力进一步扩大。
汴京城东的蔡府后堂,十二盏羊角宫灯在穿堂风中摇曳。蔡京用银剪挑断最后一根灯芯,突然将茶盏重重砸在《千里江山图》的屏风上。茶水顺着青绿山水蜿蜒而下,在太湖石纹路里凝成琥珀色沟壑。
“好个武大郎!”他指着案上密报,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枢密院十二道军令,西北二十四军州竟无一人向中书省报备!”
赵挺之捡起飘落的信笺,看着“武松在京兆府整编蕃兵”的字样,山羊须微微颤动:“刘仲武这个西北老将,如今倒成了武家军的马前卒。”
屏风后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刘正夫捧着碎成两半的汝窑茶盏转出来,月白色襕衫沾着茶渍:“枢密院昨日又调走三司二十万贯军费,说是要建什么“铁鹞子军”——这分明是要断我们的财路!”
几人面色阴沉,这时,蔡京的手指在山河图某处关隘重重一划:“明日早朝,就从江南新政下手。听说宗泽在江南西路推行武大郎制定的新政,被顾氏宗族堵在衙门三天了?”
随着武植的势力增加,朝中的韩忠彦、赵挺之、刘正夫几个执政大臣纷纷放下心中的成见,开始与蔡京联合起来对抗武植。
次日清晨,天色未明,汴京皇宫的文德殿内却早已灯火通明。大臣们身着朝服,神色各异,在大殿内等候早朝。
蔡京、赵挺之、刘正夫三人站在一起,低声交谈着,且赵挺之,刘正夫眼神中时不时透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
蔡京微微仰头,脸上带着一抹自信的冷笑,轻声说道:“今日,定要让武植那厮知道咱们的厉害。”赵挺之微微点头,刘正夫也轻抚着胡须,脸上挂着看似温和却暗藏算计的笑容。
早朝开始,赵佶端坐龙椅之上,扫视着下方的大臣们。
蔡京率先出列,手中捧着一份奏折,神色严肃地说道:“官家,臣有要事启奏。如今武相在江南推行新政,看似一片繁荣,实则暗藏诸多弊端。”
“听闻宗泽在江南西路推行什么“摊丁入亩之政”,不顾百姓死活,强行收回田佣,致使百姓苦不堪言。杭州顾氏宗族乃当地名门望族,却被宗泽打压,联名上书请求官家彻查此事,还江南百姓一个公道。”
说罢,他将奏折高高举起,身旁的太监赶忙上前接过,呈递给赵佶。
赵佶眉头微皱,接过奏折,认真翻阅起来。
此时,赵挺之也上前一步,说道:“官家,不仅如此,武相虽兼枢密使,却屡屡越过中书省发号施令,如今西北二十四军州行事竟不向中书省报备,长此以往,朝廷纲纪何在?臣恳请官家严惩这种越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