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投其所好(第3页)

内侍闻言,立刻领命,匆匆退下拟旨去了。

帝座之上,赵佶目光扫过大殿内神色各异的朝臣,最后落在面色平静的武植身上,“武爱卿既已经归朝,朕准你回家陪伴家人几日,之后就入朝理政吧。你身为丞相,往后要多为朕分忧,协理好这大宋国事。”

武植拱手抱拳:“微臣遵旨。”

而后赵佶宣布散朝,众朝臣便有序地走出了紫宸殿。

出了皇宫,武植带着麾下的卢俊义、呼延灼等将校,汴河坊方向走去,他们几人的住府宅都在这汴梁河坊内。

“大帅,您为何要以丞相之位担保啊?如今江南诸路历经战乱,税赋想要比往年增加五成,困难重重啊!”一路上,呼延灼开口向武植说道。

旁边的卢俊义也点头附和:“是啊,大帅,即便要保下江南都护府,您也不必以丞相之位作担保。”

武植看着卢俊义和呼延灼两人担忧的神情,面露笑意:“两位兄长不必忧心。江南之地历来是我大宋富裕之所,只是近几年被那朱勔和王肯黼两人搞得乌烟瘴气,因此税收大为减少。此次官家诏告天下,同意江南都护府成立,本相便可在这江南七路大展拳脚了。对于明年纳1800万贯的税收,根本不在话下。”

两人看到武植神色自信,心中的担忧微微散去。

其实这江南七路之地,在仁宗、神宗年间,税赋有时能够达到3000万贯左右。只因近几年赵佶派朱勔和王黼两人掌控江南,这两人及其党羽在江南横征暴敛、搜刮大量财富,致使朝廷对江南七路的税赋缩减至1200万贯左右。

几个月前,武植在扬州府查抄朱勔及其成员家产,所得的财富就折合1500多万贯,比江南七路一年的税赋还要多。

在如今的大宋疆域之内,平民百姓一年辛勤劳作收获的财富,有八成被当地官员、士大夫和乡绅巧取豪夺。朝廷从中征收一成作为税赋,而百姓自己仅能留下可怜的一成。

此次武植于江南七路推行摊丁入亩之策,旨在重新合理分配百姓的劳动所得,全力遏制各地官员、士大夫与乡绅对百姓的残酷剥削。

武植勒住缰绳,轻叹一声:“二位兄长可知,江南农户如今交十斗粮,竟有八斗都落入了贪官口袋?”

说着,他从袖中掏出一本蓝皮账册,“这是从朱勔别院抄来的田契——光他一人就霸占了苏州五成的良田!”

呼延灼瞪圆了眼,怒喝道:“直娘贼!怪不得百姓要跟着方腊造反!”

“所以咱们得玩个新花样。”武植扬鞭指向运河上穿梭的粮船,“往后按田亩收税,肥田多交,瘦田少交。那些吞了万亩地的老爷们……”

他做了个割麦子的手势,“该把吞进去的都吐出来了。”

卢俊义恍然大悟:“这便是大帅在江南施行的摊丁入亩之策吧!难怪那些士大夫闹翻了天。”

两人至此才放下心来,一行人有说有笑地向汴河坊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