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投其所好

第252章投其所好

武植率领着麾下众将,随同韩忠彦等朝廷大臣进入城内后,径直走进了皇宫。

此时,皇宫的紫宸殿内,赵佶和部分朝臣已然在等候。

“微臣武植拜见官家。”

随着武植拱手行礼,其身后的卢俊义、呼延灼等将领也纷纷拱手抱拳,向赵佶行礼。

宋徽宗赵佶望着武植及其将领,眼中露出欣慰之色,说道:“爱卿快快平身,此次爱卿一举平定江南叛乱,凯旋而归,实乃我朝之幸,朕心甚慰。”

武植和身后众将起身,随即说道:“此皆官家洪福,将士用命,臣等不敢居功。”

赵佶微微颔首,目光望向武植,接着说道:“爱卿为我大宋南征北战,忠心可昭。又剿灭了江南的王庆、方腊叛乱,屡立战功,可谓功劳卓着,实乃我大宋之栋梁。”

他转头对着旁边的内侍说道:“拟旨。左丞相兼枢密使武植忠心可鉴,平王庆、方腊叛乱,保大宋江南安宁。今特赐太师,晋升汾阳郡王,并赏良田千顷、锦缎万匹。”

当“汾阳郡王”的爵位从赵佶口中吐出,武植微微一怔,随即瞳孔不可察觉地一缩,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复杂难辨的情绪。

武植心思敏锐,智力远超常人,岂会看不出赵佶赐予这爵位背后的深意。唐时郭子仪功高震主,却能得以善终,所倚仗的便是深谙进退之道。

如今赵佶将“汾阳郡王”的爵位赐予自己,无疑是在委婉告诫切莫恃功自傲,需收敛锋芒,适可而止。

可想到如今大宋百姓以及这固化的统治阶级,他心中微微一叹,看来自己是要辜负官家的好意了。

但他依旧神色平静,拱手抱拳对赵佶说道:“微臣叩谢官家赏赐,定当为大宋百姓鞠躬尽瘁。”

赵佶看到武植领命,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随后又望向他麾下的卢俊义、呼延灼等将领,缓缓开口:“呼延将军和卢将军,你等劳苦功高,朕亦有赏赐。卢将军,官升一级,并赐予淮西节度使一职。呼延将军,同样官升一级,赐予淮南节度使一职。”

卢俊义和呼延灼两人也纷纷抱拳叩谢道:“多谢官家隆恩!”

随后,赵佶又把目光看向武植,开口说道:“至于爱卿麾下的其他将领,就由爱卿自行报备朝廷。”

武植闻言朗声应道:“微臣替诸位将军,多谢官家赏赐。”

待赵佶对武植及麾下将领封赏完毕,突然话锋一转:“武爱卿,听说你在江南组建了一个江南都护府。先前因江南之地叛乱,此举朕也未多加干预。可如今江南之地叛乱已平息,这都护府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武植闻言脸色微变,却仍拱手抱拳道:“官家,微臣惶恐。微臣在江南组建都护府,实则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恢复江南之地的民生及江南七路对朝廷的税收。”

他微微顿了顿,双手抱拳,上前一步,目光望向高坐龙椅之上的赵佶,继续说道:“官家,江南叛乱方才平息,百废待兴,局势仍动荡不安。此时江南急需一个能总揽全局、调度各方的机构来稳定局面、安抚百姓、重建秩序。”

“都护府能迅速应对地方事务,整合资源,恢复民生。一旦仓促撤销,各方政令难以及时统一,极易引发新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