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朝堂应对(第2页)

 传旨事毕,赵佶神色庄重威严,目光缓缓扫视殿下诸位大臣,继而沉声言道:“诸卿,今我大宋已消除西夏之患,此乃幸事也。然那燕云十六州,自上古起便为我中原正统之域,如今却沦于辽国之手已超百年。此乃我大宋之伤痛,朕期望诸卿此后能摒弃私心杂念,为收复燕云十六州而奋力向前,彰显我大宋国威,恢复我祖宗疆土,以慰藉万民之期望!”

 此刻,赵佶已将心底那埋藏已久的抱负毫无保留地说出,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唯有其声音铿锵有力,久久回响。

 下方的众大臣闻言,纷纷齐声抱拳,高喝道:“臣等谨遵官家旨意!”

 早朝诸事商议完毕,皇宫之内,又有一队负责宣旨的宦官走出皇宫,离开汴京城,前往河东太原府而去。

 河东代州城内,尽管辽国南院大王耶律夷列已将辽军从河东路撤离,回到了辽境,可辽国竟然擅自撕毁澶州之盟,发兵攻打代州。倘若大宋此时不做出反击,那么大宋朝廷的颜面极有可能会荡然无存,恐怕朝廷之中的赵佶也无法容忍。

 因此,武植在率军抵达代州城后,便迅速召集了军中将领前来议事。

 “诸位,辽国擅自撕毁澶州之盟,入侵我大宋,且残忍杀害我大宋代州知州,此仇本帅定报!我想朝中官家及大臣知晓后,肯定会给我们授权,让我们展开反击。”

 武植端坐在代州府衙大堂之中,神色凝重地对着河东、陕西两路将校沉声说道。

 王进、呼延灼、林冲、毕仲游、韩世忠、刘光世等将领,此刻听闻武植所言,皆面露欣喜之色。

 其中王进、林冲、韩世忠等将领,他们唯有通过战争才可建功立业。而毕仲游则一心欲为好友代州知州报仇雪恨。

 “大帅,不如由我率领陕西路两万禁军作为先锋,向那辽国南院大王耶律夷列发起进攻,也好让他见识见识我大宋西北的精锐之师。”武植话音刚落,林冲便率先抱拳拱手,沉声说道。

 武植摆摆手,说道:“诸位稍安勿躁。如今本帅召集众位前来,只是进行商议,对辽国的伐击,并未想即刻发动战争,还需等朝廷旨意前来才可,否则本帅在朝中的政敌又要在官家面前进献谗言了。”

 就在武植话音刚落时,突然有将士在大堂外前来禀报:朝廷派来传旨的队伍抵达了代州城。

 武植闻言,暂时先压下心中思绪,是以带着众多将校走出了代州城,前去迎接。

 此次前来代州城传达朝廷旨意的队伍,携带着赵佶对武植等人所封赏的圣旨,带队之人为翰林学士。

 本来他们从汴京城经过五天的行程,终于抵达了河东路的太原府。可刚到太原府,便被太原知府姚佑告知,武植因辽国出兵事宜已移师代州城,于是他们又花费了两日的时间赶到了代州城。

 代州城门外,武植带领着一众将校走出城门,望向那前来传旨的人员时,面色不由得一怔,眼前此人,他有着印象,不就是五年前自己参加会试时的主考官之一,那位姓刘的翰林学士吗?

 没想到如今五年多的时间过去,在这离京师千里之外的地方,还能遇到自己熟悉的朝臣,武植不由得面露笑意,向前走去,说道:“刘大人,没想到官家竟会派你来宣旨,在下当真是受宠若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