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展开战斗队形(第2页)

 

\"批准。\"总防长摘下眼镜,\"通知国宾馆准备午宴,按最高安保规格接待汪总。\"

 

机关接待厅,中午12:00。

 

六人座的梨花木餐桌前,总防长将青花瓷汤盅推向汪伦:

 

\"这是南海舰队今晨捕捞的石斑鱼,经七道辐射检测合格。\"

 

他示意秘书展开餐巾下的海域布防图。

 

\"饭后请汪总到作战室详谈,电磁干扰网部署,关于那套预测程序的算法原理......\"

 

窗外掠过歼-20编队的尾迹云,餐厅吊灯微微震颤。

 

服务人员悄无声息地更换餐碟。

 

特制的铅合金餐具,在灯光下泛着冷灰色光泽。

 

杨司令注意到,菜单上的刺身类菜品。

 

已被全部替换为高原培育的有机蔬菜。

 

这场持续1小时15分的午餐。

 

先后有9份加密文件,经保密通道送入厅内。

 

当汪伦起身告辞时,总防长从副官手中接过黑色钛金箱:

 

\"这是中央特批的实验室准入密钥,包含三沙市海底观测站的实时数据端口。\"

 

会议记录显示,此次汇报共形成23项决议。

 

涉及海军、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等9个部门。

 

当天18:00,东海舰队雷达阵列。

 

捕捉到第一波变异生物集群的,完整电磁频谱特征。

 

其信号调制方式,与东京电力公司的核事故处理日志,存在83.6%的重合度。

 

送走了汪伦,总防长、老首长、杨司令则迅速去了指挥中心。

 

杨司令盯着三维沙盘上,跳动的红色光斑。

 

指尖划过全息投影的东海防线:

 

\"'深蓝屏障'声呐网已覆盖北纬28度线,但17号区域的共振频率,出现0.3%偏差。\"

 

中科院海洋所首席研究员陈明,摘下防护面罩。

 

将基因测序仪数据接入指挥系统:

 

\"最新样本显示,变异体基因组嵌入了,crispr定向编辑痕迹。这是东京大学2018年,发表的核污染修复技术专利代码段。\"

 

汪伦的加密通讯,突然切入主屏幕。

 

量子加密频道的蓝光,在指挥舱内流转:

 

\"北斗三号监测到宫古海峡,出现电磁黑洞,干扰源移动轨迹与东电公司,去年报废的‘樱花-7’号储水罐,运输路线完全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