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不太光彩的办法

何雨柱自尊心没那么强,他没想着因为自己那可笑的男人尊严,从而把娄晓娥拒之千里。

 

现在电视机产业链的建设,比何雨柱预想的难太多。

 

如果按照自主研发,然后再投产的节奏运作下去。

 

何雨柱依然相信咱们会有成功的那天,但那可能是五年,或者八年后了。

 

而老艾同志,很明显,如果不能短时间出成绩,他在这个位置上待不了五年八年。

 

就算能待在上面,市府这边,也不会一直给他这么大的支持。

 

咱们自家市场上流通的显像管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并且寿命相当短暂。

 

这也就造成了咱们自家生产的电视机,哪怕就是十寸出头的,那成本也是相当高。

 

当然,自从小日子那套生产线运回来后。

 

通过专家组调试测算,是大概估算出了四九城这边电视成本。

 

比同尺寸的国内品牌成本降低了百分之二十。

 

这好像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但这只是跟国内品牌比。

 

跟外国同行业比较,咱们的成本仍旧是太高。

 

更别说,还想着创新,想着引领潮流这种事了。

 

这也是大电器跟小电器的区别。

 

像是电风扇跟电饭锅那些,虽然后世什么智能化,节能化鼓吹的多牛皮。

 

那些不能瞎说,的确是进步了。

 

但那些只是细节上的改变,并没有对行业颠覆性的发明出现。

 

就像何雨柱搞的那些小发明一样。

 

而电视机明显就是不同,里面的每一项都是个巨大的工程,

 

何雨柱给出的建议,是以洋鬼子跟小日子的成熟产品做逆推。

 

说白了,还是买几台电视回来拆吧拆吧,然后看看人家的零配件科技含量是多少,选择能攻克的地方先攻克。

 

攻克不了的地方,成立那种皮包公司,然后到人家原厂家去“偷偷”采买。

 

这个年头,大多数地方还是不愿意跟咱们做生意的,特别是电子元件的采购,那是限制相当多。

 

但好处是,这个年头像是这些行业,还没形成垄断,各个稍微发达点的国家都有此类生产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