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要求很低(第2页)
所有的一切,都是有条不紊的在进行着,
何雨柱之所以愿意接受轧钢厂这个农场,就因为这家农场还是有一定底蕴的。
别的不说,那边的沼气供暖系统,就弄的蛮好。
有这玩意,冬季孵化,鸡仔养殖这些前面流程上,就省了大功夫。
至于饲料这些东西,何雨柱是拿农场未来几年的肥料加现金,跟附近几个公社换的。
这个上面,在某些大人物的关注下,都是进行的相当顺利。
所以说身后有人好办事这个说法是肯定的。
像是何雨柱跟外贸口申请的投资,外贸口领导一开始还说要开会研究研究的。
何雨柱跟老路那边汇报了一下,把他想养殖家禽出口换外汇,以及丰富四九城百姓饭桌上供应的想法,给“海棠”那边提了一下。
很可能“海棠”都没知道,但就算那边办事员知道了,打了个电话给外贸口,一路绿灯。
等到秋末的时候,第一批种蛋是坐着飞机到了四九城。
各种保暖措施从在港岛装机的时候,就一项都没省。这要说是如何重视,也是不至于。
只能说现在这个年头的人,一直就是认真做事。
特别是涉及到外汇方面的事情,没人敢疏忽。
难啊,咱们在这个年头,不是没有好东西,但基本上所有好东西,都是舍不得自己用,而是拿出去换外汇。
像是电饭锅,五十年代就有了。
而肉鸡这类,也是那个时候就有了。
哪怕人吃不饱的时候,也要保证这些能换外汇企业的生存问题。
像是何雨柱订购的一千只受精鸡蛋,一路上过来,就坏了五十只不到。
就这样,老路这边负责护送这批鸡蛋的一个小年轻,都是哭鼻子哭的不行。
也没别的,就是认为他的疏忽,这才造成了这五十只鸡蛋的损坏。
何雨柱以为这个养殖场,并不是咱们这边的第一个,应该不至于受到那么大的重视。
却是没想到,受到的重视真就不少。
就像前面何雨柱跟老李吹牛时说的,现在咱们老百姓才告别了吃不饱肚子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