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舒适圈要靠自己营造(第2页)

 

他只能想办法影响一些周边,只要街道上日子不那么难过,那么何家日子过得舒服一点,也就不那么突兀了。

 

也别说豆芽菜跟菌菇填不饱肚子,要知道,真难的那些地方,草根树皮那些东西照样往肚子里塞。

 

何况,要发豆芽,肯定就要库存黄豆跟绿豆,要是南锣鼓巷这边成了四九城的豆芽供应链基地,那么黄豆绿豆的份额就不会少。

 

稍微消耗上面算多一点,就能多救几条人命。

 

当然,更关键的是,这个主意是何雨柱提的,那么以后吃到这些东西的人,都得竖着大拇指对何雨柱夸一句“好”。

 

这对何雨柱在街道的名声相当有好处。

 

至于会不会泄露研究室秘密的说法,要是这个时候何雨柱想着自己做,然后挣钱,那么还可以论上那个。

 

但他是替街道解决麻烦,街道得给他发奖状。

 

有什么扯皮的事,让王主任去吵吧!

 

王主任果然对这个感兴趣,不光是询问了何雨柱一些细节,还让办事员找了一个靠豆芽菜养家糊口的小商贩来询问可能性。

 

说白了,这种东西,从古至今都有。

 

一直搞不大,也就是成本问题。

 

像是现在这个小商贩,这两年没搞这个,就是因为煤炭他家是有定额的,根本就没多余的来供暖。

 
而集体,最不怕的就是成本太高。只要对大众有利,哪怕大家系紧裤腰带,都会想方设法把那些东西搞出来。

 

所以,豆芽菜这个事先敲定了,王主任准备开个会,就选地方上马项目。

 

像是那个小商贩,因为没想着保密,还获得了一份工作。

 

这玩意,把小商贩乐得不轻。

 

他没保密,是因为这玩意没什么技术含量。

 

但能得到一份正式工作,却是可以让一家人都能温饱了。

 

于是小商贩对着何雨柱连连感谢。

 

那有人会问,既然那么简单,为什么平常人家没人做

 

麻烦嘛!

 

需要保证从浸泡到发芽生长这段时间的温度,忙个好几天,然后一筷子就夹完了。

 

谁愿意忙活这个

 

也就大批量生产,才能计算利润,小批量生产都是亏本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