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他乡遇故知(第3页)

等吃完饭后,张平安关心的略询问了陈剪秋的近况,大概心里有了数,不由感慨造化弄人。

因为还有公务在身,不便久留,便低声嘱咐道:“我今日下午也在县学,待会儿你下工的时候在藏书楼等我,我来找你,你坐我的马车跟我回县衙。”

说完看了看旁边探头探脑的吴胖子,道:“你的朋友我会安排人送去驿馆歇息的,肯定比在县学睡大通铺强。”

“成!”陈剪秋点点头应道,没好意思说他们连县学的大通铺都没混上,现在每天晚上住在城里的破庙里。

张平安走后,吴胖子才凑上前一把搂住陈剪秋的脖子,乐道:“行啊兄弟,真人不露相啊,没想你在慈县还认识人呢,兄弟的未来可就全靠你了!”

“我也没想到”,陈剪秋不由摇摇头喃喃道。

随即振奋了下精神,无论如何,对于眼下的他来说,这算是件天大的好事了,有县太爷做靠山,起码谋份活计不难。

张平安此次来县学巡视主要是为了县学生源改制的问题。

在他看来现在慈县的县学基本已经是形同虚设了,都是些老油子在混日子,真正向学的人没有几个,极大的浪费了财政资源和教育资源。

让人很看不过眼!

所以张平安准备对县学制度进行改进,以后每三月考核一次,学问及格的继续留下,不及格的则退学处理或者捐银子留下,把多的这一部分钱作为奖励发给学问好的学子。

对现有资源作出合理配置。

只有这样,才可能让县学慢慢发展起来,从为数不多的读书人中挑出好的苗子培养,也有利于带动县学学习氛围。

这个规定算是一举两得。

教瑜和夫子们想了想,除了麻烦些,好像也没啥损失,便也没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