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经历漫长的第一桶金

 青田县城不大,城中心附近只有两家粮店、一间盐铺、一家酱园子,都在同一条街上。 

 顾喜喜随机走进第一家廖记粮店。 

 廖掌柜站起来,笑问,“姑娘想买什么?” 

 “我这有夏天的新麦,还有刚收的粟米,都是最好的成色。” 

 顾喜喜掏出一个小小的布袋放在柜台上,“您的粟米比这些还好吗?” 

 廖掌柜以为顾喜喜来搅局,瞪了她一眼,才满脸不快地拿起袋子。 

 “这什么啊……” 

 话没说完,他看到袋子里的粟米,两眼一怔,急忙将粟米倒在台面上,手掌轻轻摩挲着铺开。 

 然后又捏几粒塞进嘴里砸吧砸吧。 

 廖掌柜表情变得认真起来,“姑娘,你这货是从哪进的?” 

 “我在这开店半辈子了,周边以东陵村的粟米最好,色泽金黄,煮粥时一层的米油,米香味浓。你这个么……” 

 顾喜喜笑说,“比您说的东陵村粟米更好么?” 

 廖掌柜又瞟了她一眼,勉为其难地实话实说,“是……能好那么一点儿吧。” 

 顾喜喜问,“那您可有意与我做这桩买卖?” 

 廖掌柜本来还因“输人一步”而不痛快,听见这话,眼睛忽地亮了,嘴角也挂起了笑。“嗨呀,姑娘是来卖粮食的?早说呀。” 

 “您要卖出多少?成色都是一样的么?” 

 顾喜喜说,“一样,三百斤。” 

 “货就在门外,只要价钱谈妥,您随时可以验货。” 

 廖掌柜眼珠一转,笑道,“可惜我昨儿个才进货,品相比你这个差不到哪去。不过我看你小姑娘家家的,搬东西不容易。三百斤也不算太多,我就收了。” 

 他比出五根手指,“按市价收购四文钱一斤,我出五文钱。” 

 之前从西边闹起鼠患,包括东陵村在内,许多村子粟米欠收甚至绝收。 

 当季新鲜粟米的价钱涨了两倍,连带其他粮食也涨价了半成。 

 这么好的粟米过去本就难得,如今更是有钱也不容易买到。 

 尤其城中那些有门户的人家,府上的人已经来粮店说过好几次,今年的粟米差强人意,就没有更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