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科技巨佬带来的生产力进步(第2页)

 不过在这些大官当中,过目不忘也不过是基操而己。 

 但李承乾还是怕和珅默写出来的《天工开物》等书籍有些误差,在这些东西上,往往一些细微的差距,便会导致结果不尽人意。 

 如今两两对比以后,即便是复原出来的东西有问题,也能交给宋应星,让他去解决。 

 “陛下,臣的天工开物,可有错漏?” 

 “没有没有。”李承乾听到宋应星的声音,颇为欣喜的说道:“有此物在,大唐便可以步入盛世了。” 

 “不然,能够让大唐步入盛世的只有陛下,而非一件死物。”宋应星摇摇头说道:“要是仅凭借一本书就可以治世的话,王朝便不会更替了。” 

 硬了,钱平的拳头硬了。 

 这些人怎么都这么会舔? 

 这种阿谀奉承的话,不该是他们这些无根之人才会说出来的话吗? 

 为什么你们这些自诩为文人的家伙,吹捧起来,却一点造作的表情都没有,彷佛所说的话全都是发自内心的一样。 

 这对吗? 

 什么话都让你们说完了,他们这些人该说些什么? 

 就在钱平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奉承李承乾的时候,李承乾轻笑一声后,开口说道:“这些书籍,承载的人的智慧。” 

 “你的学识所能给大唐带来的改变,可要比一位君主要带来的多多了。” 

 要知道《天工开物》三卷十八篇,涵盖农业、手工业、制造业三大领域,且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内容,都是宋应星实际考察后才写进去的,也就是说,这些东西,宋应星是真的会,而不是耳闻写出来的。 

 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大唐的生产力完全可以提高到明末甚至更高的水准。 

 仅仅是这一项,李承乾估摸着自己的功绩就可以做到功盖三皇,德胜五帝了。 

 拥有如此强盛的国力,什么波斯、罗马、阿拉伯,即使李承乾要远征,再让他们一只手,也足以及将他们吊起来打了。 

 “你需要什么,尽情提出来,不管是人力物力,我都会尽量的满足你,我所需要的,只是你将上面的技术复现出来,然后传授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