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天才辈出的世代(第2页)
人类,将再次团结到一个旗帜和政权之下。
李唐社稷的继承者,宗庙的继承者,将会让他的权柄扩散到阳光照射到的任何地方。
“我记得那个自称为来自波斯的景教传教士,便是你从陇右道带回来的吧?”李二突然有些明悟了:“难道从那个时候开始,你就己经对他们的国家起了想法不成?”
“天下太大了,虽然我们的祖先己经帮我占据了天下间物产最为丰饶的土地,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这些后人就可以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享福了。”李承乾点头承认道:“在完全探清这个世界之前,我总是有一种紧迫感。”
“我怕李唐的后世之君,会因为我这个先君的懒惰与不作为,而被那些后来者居上的蛮夷欺凌。”
“他们那个时候的条件,哪里会有我现在的状况好?若是我不能抓住这个机会,让大唐更加伟大,岂不就是在将问题留给后人。”
“与其相信后人的智慧,还不如我辛劳一些,将这些事情做个好的开头,好让后世想要作为的君主,有发力点。”
李二怔怔的看着光芒万丈的李承乾。
这和太子时期那个相忍为国的李承乾完全不一样。
登基之后的李承乾,似乎是摆脱了身上的枷锁,不用再顾及某些人的看法,可以肆无忌惮的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了。
这让李二的心中突然有些小骄傲。
做父亲的不与自己的儿子争功,儿子所立的功劳,也会归结于他这个做老子的教育有方。
毕竟李承乾也是他亲生的,又不是石头里面蹦出来的。
李唐的历史在贞观十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因为李二他,退位了。
这何尝不是一种立功呢?
................
往日的国子监总是散发着一股勃勃生机的气质,但今天的国子监与以往完全不同。
导致这一切发生的原因,便是因为一个人的入学。
那就是当今圣人的庶长子,李象的入学。
因为太子之位己定,这位圣人的庶长子的地位,便变得极为的尴尬,偏偏当今圣人很是喜欢他这个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