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李二的噩梦是什么呢?

 非常之事当用非常之法,这也是李二的教导。 

 而李承乾也学的非常好,李二当初是怎么做的,李承乾就是怎么做的。 

 毕竟李承乾在面对长孙皇后劝慰李承乾要缓和和李二关系的时候,他也曾咬牙说过:“陛下,就是我的榜样。” 

 只是长孙皇后理解的稍微有些偏差罢了。 

 而且当初李承乾的好大伯就是败在太守规矩这方面上。 

 李二的八百人昨夜都进皇宫了,李建成的长林军还在玄武门外边等着李建成的命令呢。 

 你就等吧,一等一个不吱声。 

 等的你都摸不到头脑。 

 海池中的游船上。 

 “可惜事情不会有你们预料的那么顺利的。”李二非常自信的说道:“宫中的羽林百骑个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他们的首领张士贵更是将领中的翘楚,领兵作战丝毫不逊色于故去的翼国公。” 

 “更别说那些大臣了,他们不会屈从于高明的。” 

 “你们早一些束手就擒,我也可以放你们一条生路。” 

 毕竟这些人的能力李二可是十分的眼馋。 

 虽然说朝廷还没有到人才青黄不接的时候,但比起他当年平定天下的时候,还是差远了。 

 他对此也有过焦虑,虽然征战的事情让程知节、尉迟敬德他们领兵李二很是放心。 

 实在不行还能拉上大隐于世的李靖去征战。 

 但这些人其实年纪都偏大了,再过个十几年,朝廷恐怕真的就要到无良将可用的时候了。 

 而东宫麾下的这批文武的能力,李二都瞧在眼里。 

 不管是冲阵的武将还是领兵的帅臣,又或者是忠臣、贤臣、良臣、谏臣。 

 东宫统统不缺。 

 要让他最眼热的便是李承乾放在陇右道的张浚,军政皆通,整个陇右道在张浚的治理下真的是散发着勃勃生机。 

 年仅六十的房玄龄眼瞅着就熬不动了,但是左仆射的这个职位又特别的熬人。 

 因为尚书省最为庞大,所管理的事情也更繁杂。 

 按照唐朝的机构划分,六部便是在尚书省的下属机构,而原本的尚书令因为李二担任过的原因在贞观一朝便被搁置了,所以基本大唐所有的事情都要过一遍房玄龄的手。